
失败常常被视为最好的老师。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么这篇文章正是为你而写:这是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最令人唏嘘的失误、骗局与灾难。
有些失败带着些许荒诞的色彩,比如谷歌的“觉醒”人工智能,因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例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飞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并引发法律诉讼。
此外,许多初创企业的激进扩张也成了失败的典型案例。在2020~2022年低利率时期,这些企业不计成本地追求增长,但随着经济形势恶化、融资成本飙升,它们的技术雄心——从垂直农场到碳信用项目——不仅未能实现盈利,有些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兑现承诺,最终走向破产或解散。
想了解更多细节吗?继续阅读吧!

“觉醒”人工智能的尴尬失误
人们常担心偏见会悄然渗入人工智能系统,但如果偏见是被刻意植入的呢?谷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人工智能生成了黑人、维京人和女性教皇的图像。
2024年2月,谷歌推出了Gemini AI的图像生成功能,为彰显多样性而特意调整算法,却完全忽视了历史背景。当用户请求生成“二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图像时,Gemini竟然输出了一幅看起来像贝纳通广告的画面——身穿德军制服的多元族裔角色。
这一“觉醒”操作迅速招致批评,谷歌不得不尴尬中止这项功能。他们暂停了Gemini的生成人像功能,并承认这场意图良好的包容性尝试最终效果不佳。
目前,Gemini的免费版本仍禁止生成人像,而付费版本则开放了这一功能。当我们测试生成12位生物技术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图像时,输出结果是一幅逼真的群像:一群中年白人男性。虽然离完美仍有距离,但至少更接近现实。

波音Starliner
波音遇到一个大麻烦,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那种。波音多次推迟的可重复使用宇宙飞船Starliner成功地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苏妮·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送往国际空间站,却无法让他们按计划返回。
原本,这次任务是一场为期8天的快速往返测试,旨在为Starliner未来的长期任务奠定基础。然而,由于氦气泄漏和推进器故障,飞船不得不空载返回地球。
现在,布奇和苏妮不得不等待到2025年,才能搭乘波音的竞争对手SpaceX的飞船回到地球。
不可否认,波音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但这并不是波音在2024年唯一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