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荷兰的“生财鱼”
作者 钱多多
发表于 2025年3月

近年来,鲱鱼罐头一直是视频博主们乐此不疲的挑战项目。众所周知,鲱鱼罐头是世界上最臭的食品之一。没吃过腌鲱鱼的人会因为它刺鼻的恶臭而掩鼻,瑞典政府甚至规定不许在住宅区内开启鲱鱼罐头,因为鲱鱼之臭实在难以消散。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鲱鱼还是荷兰的“生财鱼”,在其崛起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一刀定乾坤

荷兰地处欧洲西部,背靠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该地盛产鲱鱼。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尚不足100万人,但从事渔业的却有20万人。

对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相对稀少的荷兰来说,捕捞鲱鱼几乎成了全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鲱鱼极易腐烂变质,捕捞上来的鲜鱼往往只能就近销售,极大地限制了荷兰渔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储存鲱鱼成为摆在荷兰人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1380年的一天,渔夫威廉·巴尔克斯打鱼回来之后就坐在甲板上叹气。同行的渔夫詹姆斯问他:“怎么回事?自己在这里叹气?”威廉低着头,手里下意识地摆弄着船上的鱼:“我老婆又要生孩子了,往下又不能卖鱼了,三个孩子怎么养活啊!现在其他国家的人也来捕鱼卖,日子太难了。”

詹姆斯也郁闷地说:“就是啊,天气越来越热了,今年赚钱的日子又快到头了,要是一年从头到尾都能卖鱼就好了。”

天气变热之后,鲱鱼的储存越来越难,几乎无法卖出去。他们赖以生存的赚钱机会,就这样随着季节的变迁而悄然消逝,只能无奈地等待来年的转机。所有的渔民对此都感到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威廉回到家里看着大腹便便的妻子,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储存鲱鱼的方法,把鲱鱼卖到全世界,赚更多的钱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他想到用盐粒腌制鲱鱼,防止鲱鱼腐烂。这是渔民们常用来储存鱼类的方式。然而,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鲱鱼还是很快就会腐烂变质。

之后,威廉又尝试了晾晒或烟熏等工艺,都没有非常好的效果。妻子看他如此懊恼,劝说他:“你别弄了,千百年来,鲱鱼就是比其他鱼更容易腐烂变质。在你之前,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试过各种办法,都不行。你就别勉强自己了。人家也是这么过日子的,只要节省些,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威廉不愿意妻子为他担心,他表面上应承了下来,暗地里却在船上做各种尝试,希望能够找到储存鲱鱼的好方法。他的船上堆满了各种失败的“实验品”。他看着这些“实验品”非常难过,但也只能抓起来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

扔着扔着,威廉发现,每一条鲱鱼几乎都是从头和内脏开始腐烂的。他灵机一动,如果把鲱鱼的头和内脏都去掉,是不是就能减慢鲱鱼腐烂变质的速度!他急忙拿出刚刚打捞上来的鲱鱼,用刀切掉鱼的头和内脏,再用盐腌制。半个月后,他查看这批鲱鱼时发现,竟然还没有腐烂。

威廉非常兴奋,然而用盐腌制的鲱鱼口感太咸,并不好吃。威廉决定改良腌制配方,用盐直接腌制太咸,能不能用盐水浸泡呢。威廉试着用盐水腌制鲱鱼,发现其口感比用盐直接腌制好许多。他带着用盐水腌制的鲱鱼回家,让妻子尝了一口:“这鲱鱼的味道怎么样?”

妻子细细品味了一番后才说:“虽然没有新鲜的鲱鱼好吃,但是口感也不错了。”威廉兴高采烈地和妻子分享:“这是我用盐水腌制的鲱鱼,能储存好几个月不腐烂,我们终于可以往周边地区卖鱼了。”

威廉腌制的鲱鱼很快销往各地。其他渔夫纷纷来找他打听储存鲱鱼的办法。威廉并不藏私,他将自己的办法公之于众。附近村庄的渔民都用威廉的方法腌制鲱鱼,鲱鱼销售量不断攀升。

日子越过越好,威廉却并不满足。他还是继续尝试不同的储存方法。妻子诧异地问他:“现在鲱鱼已经能储存好几个月了,我们的鱼销往各个国家,你还弄这些干什么?”

威廉解释道:“每个渔民都能捕捞鲱鱼,我们要是把口味做得更好,就能留住更多的客户,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而且每日捕捞上来的鲱鱼数量太大,要一刀一刀地切除内脏、头,再放进桶里加盐腌制,实在费事得很。”

经过数年的不断尝试,威廉终于在1386年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小刀,能够一刀去除鲱鱼的鱼头和内脏,同时保留胰腺。由于鲱鱼胰腺中的酶具有天然的保鲜功能,相当于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因此保留胰腺可以减少腌制过程中所需的盐量。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