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彭博通讯社发布“2024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排行榜。
其中,一个神秘的华人家族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哈托诺家族,凭借约470亿美元(约合344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成为华人首富家族。
该家族的掌门人黄惠祥、黄惠忠登顶印尼富豪榜17年,产业包括印尼最大私有银行、最大商场、最大社交论坛……
但财力雄厚的他们,多年来鲜少公开露面。
商业帝国的始建
哈托诺家族的由来,要追溯到二十世纪。
黄惠祥、黄惠忠兄弟二人的父亲黄维源祖籍福建省晋江市潘湖村。1920年为躲避战乱,尚未成年的黄维源跟随父亲“下南洋”,移居印尼爪哇岛的唐人街华族区。
起初,一家人靠摆摊为生,后与友人合伙经营了一家以潘湖狮山为名的鞭炮厂。
黄维源为人诚信,吃苦耐劳,极具拼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闽商特质。
20世纪50年代初,黄维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于是在中爪哇省古突士市收购了一家由荷兰人开办、即将倒闭的卷烟厂,并更名为针记。
彼时,工厂只有10个人。在黄维源的带领下,工人们日夜在工厂打拼,最终研究生产出一种能够缓解疼痛的丁香香烟。
黄维源很兴奋,不是在街头宣传、销售丁香烟,就是在车间卷制丁香烟。很快,这款烟受到不少烟民喜爱。
由于销量好,加上采用玉米皮卷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记香烟已经成为印尼销量第二大的烟草品牌。
然而,1963年的一场大火,让黄维源10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他在心力交瘁中不幸离世。
黄惠祥、黄惠忠从小跟着父亲在烟厂积累了大量经验,又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印尼名校蒂博尼哥罗大学。
父亲去世后,24岁的黄惠祥和23岁的黄惠忠被迫承担起家业,接替父亲掌管针记烟厂。
当时,烟厂面临巨大困境,不仅厂房被烧毁,生产设备受损,只剩下一座规模不大的分厂,还缺少资金。
兄弟俩没有放弃,先是申请到了一笔贷款,购入先进的自动卷烟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推出了过滤嘴香烟。
1975年,第一根由卷烟机生产的针牌过滤嘴香烟问世。
这款新产品提升了针记香烟的品质,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使针记烟厂成为印尼烟草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且更具国际竞争力。
兄弟俩牢记当年大火的危害,为了降低企业风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迈向多元化经营。
他们瞄准发展快、利润高的产业,将经营范围扩大到了纺织、家用电器、造纸、房地产、棕榈油等领域。
黄氏兄弟先在中爪哇省成立了一家电子与工程公司,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与飞利浦等公司合作,生产包括电视机、电磁炉等在内的多款产品。很快,电视机的最高年产量就达到了100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