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嘉兴“农合联”
作者 朱莹莹
发表于 2025年3月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是如何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加快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而组织赋能、服务赋能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加快建好联农为农服务机制、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畅通“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空间渠道,又是关键所在。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早探路者,浙江的农业服务逐渐从低层次“小合作”走向高层次“大联合”,陆续建立起涵盖省、市、县、乡镇四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其中,嘉兴市是浙江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农合联”的地区。

近年来,浙江嘉兴加大“农合联”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力度,以“全产业链思维”为导向、“全程化一体服务”为目标,广泛组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化联合体,持续打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空间。

什么是“农合联”

浙江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省、“千万工程”源发地,农村合作经济历史源远流长。半个多世纪以来,嘉兴市“合作求发展、联合兴三农”的“新仓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浙江联农带农、为农兴农的一张金名片。

从2019年开始,嘉兴按照“一业一联”的要求,将一定区域范围内从事同一特色产业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企业、产业协会等汇聚起来,以联合办企、联合经营、联合开发等形式组建产业农合联,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如南湖区稻米产业农合联依托供销社的社有企业组建,与村集体抱团建立烘干中心、育秧中心、飞防队等,为全区种粮主体提供农事服务;平湖市稻米产业农合联7个骨干会员共同组建粮油公司,开展订单农业、收购、加工、销售等服务;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对骨干公司进行股权调整,吸收供销农业发展公司、梨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等4个主体增资扩股,开展南方梨收购、分拣包装、冷藏和错峰销售服务。

浙江嘉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山塘智联植物工厂共富大棚内,村民们正在管护水培生菜。图/IC photo

2023年,嘉兴市已建成果蔬、水产、花卉等“产业农合联”40家,95%的种植主体加入“特色产业农合联”。依托全市40多家产业农合联,嘉兴已形成了粮油、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等20多个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了更具价值链掌控能力、服务链整合能力、供应链畅通能力的“链长型”合作经济新形态。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