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创新评选20年印记
作者 王运宝
发表于 2025年3月

当翻开2025年第1期《决策》杂志时,我们连续第20年推出的地方治理创新评选榜单,呈现在读者面前。此时的你,是否还能记起2005年地方公共决策创新榜上的案例?

从20年前第一次做年度地方公共决策榜开始,我们就定下了一个基调:不涉及宏大的决策主题,因为我们笃信:地方公共决策的质效与民众福祉更加直接相连。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20年来,总共产生了380个入选案例,1000多个备选案例。透过这20年的公共决策榜单,我们看到有一股来自基层的力量,一直在持续推动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

这20年,我们作为观察者,一直在追问:地方公共决策创新遵循什么样的内在机理?地方党委政府的改革动力是什么?不管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为什么会在一些地方密集出现治理创新和改革行动派?

为更好地呈现年度地方公共决策的特点,也为寻找答案,每年的12月,《决策》杂志记者都会背上行囊,拿起采访本和笔,乘上进京的列车或是赶赴上海,面对面采访公共治理研究专家和行政管理学者,努力将心中的问号拉直。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份坚持,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直给予我们积极的智慧支持,才能持续20年推出榜单。这也让广大读者和专家能够从1000多个案例中,体察公共决策创新带来的幸福感,同时分析决策偏误造成的缺憾。

这20年,我们作为记录者,一直在盘点政治体制改革、行政运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里,那些冲破思维藩篱、打破惯性窠臼的治理创新。再以这些创新为切入点,去探寻地方治理创新的样本价值在哪里?20年来的地方治理创新是否具有某种阶段性特征?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公共决策后,又将发生什么样的深层改变?

问题,一个又一个抛出,也一个又一个获得解答。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20年的观察与记录,不仅是《决策》杂志坚守的初心,也是一本杂志的责任,更蕴含着一群“决策杂志人”的情怀。正如2005年第一次发布地方公共决策榜单时写下的那句话: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

20年,时光向前,“决策杂志人”在时钟的滴答声里、在敲击键盘的打字声中,写下了历史的底稿;更是在努力扎入大地,挖出一口历史的深井,并从中剖析1000多个公共决策和地方治理案例背后的底层逻辑。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回望,20年已成昨日册页,但同时也是新开始的起点。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对地方治理创新的观察与记录,还将坚定地走下去。

这是时代赋予《决策》杂志的使命,更是一群“决策杂志人”的担当。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