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薄幸郎到痴情种:许仙的前世今生
作者 梁新军
发表于 2025年3月

至迟到1806年的小说《雷峰塔奇传》中,白蛇传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已经从许宣变成了许仙,在这之前的诸多戏曲本《雷峰塔》和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男主人公都叫许宣。从许宣到许仙,表面上看似乎只是音变的结果,但实际上也暗合了白娘子的“仙化”之路。许仙之名,实有与仙姑结缘之意,故这一音变,似乎并非偶然。

早期白蛇传故事中的许宣,与白娘子也当然有缘,但由于故事的主题倾向于“人妖孽缘”,所以其中的许宣形象相对简单。《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许宣,留给人最深的印象,除了忠厚老实、长相颇为俊美外,就是薄情寡义了。“薄幸郎”的形象可以说是许宣早期性格的核心标签。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实际上已经颇具人性气息。她不仅从未伤害过许宣,在为妇之道上也算恪尽职守:与许宣从结识到分手的一年多,白娘子相当慷慨大方,许宣娶亲的聘礼钱、婚宴费用、开药铺的本钱,甚至二人婚后的日常用度等都由白娘子出资。在大半年的婚姻生活中许宣基本上属于是“白嫖”。

许宣有如此的境遇,相比于《西湖三塔记》中差点两次被剜心剖肝的奚宣赞,确实已经幸运多了。但有不错境遇的许宣,似乎并没有珍惜,在金山寺遇到法海后,他就彻底接受了白氏为妖的事实,并亲手用钵盂收伏了白娘子。之后还四处化缘,砌成了七层宝塔,以“永镇”蛇妖。在许宣把钵盂罩在白娘子头上的那一刻,一个狠心绝情的“薄幸郎”形象便诞生了。后来的“砌塔永镇”更是彻底坐实了这一薄情寡义的形象。

随着白娘子的“去妖化”和“仙化”,许宣的形象也开始变得丰富复杂起来。如果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许宣留给人最大的印象是薄情,那么黄图珌的《雷峰塔》中许宣的薄情似乎有了一个正当借口。因为这一戏曲本中的许宣,其前生被设定为佛祖身边的捧钵侍者,一个正宗佛家之人。

本文刊登于《古典文学知识》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