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祥福商号钱票罕见三爪龙
作者 张或定 张劲峰 张哨峰
发表于 2025年3月

十多年前,笔者集得一张光绪年间湖北省汉阳县新沟正街“祥福”商号铜元壹百枚钱票,如获至宝。此钱票数量稀罕,此前仅见一枚,录载于《清代地方私帖图录》一书。其票面图案精美,刻画精细,印刷精湛,尤其是仿湖北官票“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图1),备受纸币爱好者的青睐。

研究表明,该票由一家日本印刷厂家印制而成,而中国湖北民间钱币由日本厂家印刷的情况实属罕见。清代,汉口印刷业起步较早,也十分发达,是南方高度集中的地区之一。作为外国印刷厂,这家日本印刷厂却能突破汉口本地印刷业的垄断,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值得细究。并且,“祥福”商号铜元壹百枚钱票采用了近代水印防伪技术,这一技术在湖北甚至在我国诸省清代民间石印钱票中更为罕见,可以说独树一帜。

诞生于商业重镇

“祥福”商号钱票上的“新沟正街”,即该商号地址,位于湖北省汉阳县的新沟镇。

清代的汉阳县位于汉水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区,今日,该县已成为武汉市的汉阳区和蔡甸区两个行政区。新沟镇位于汉水北岸,西有汉北河注入。清雍正年间,该地已成为汉水码头,也成为邻界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咸丰年间,官方在此地挖开一条河沟,直通汉水,此河沟俗称新沟,后来河沟出口处形成较大集镇,到光绪年间已有500余户人家。作为水路交通的咽喉要道,加之陆地也与汉口镇毗邻,新沟镇的商业一度发达。显然,这正是光绪“祥福”商号钱票在新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沟镇与汉口镇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彼此紧密相邻。彼时,两镇同属汉阳县所辖。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汉阳、汉口分治(史称“阳夏分治”),将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分出,另立夏口厅,同属汉阳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

根据民国时期新沟镇示意图(图2)可知,该镇街市面积不大,大约一平方公里,纵横分布有大小街道12条。其中,正街和后街为清代老街,近代兴建的有西马路、南一街等。新沟正街为东西走向,东接护镇堤,西至西马路街,长约250米、宽不到5米,为镇上主街,故称正街。该街系新沟镇商业的集中地带,“祥福”商号设于此街之上,显然合情合理。

如今,新沟镇已不属原汉阳县所辖,1959年其划归武汉市东西湖农场,1961年又从东西湖农场析出,另设新沟镇人民政府,今属武汉市东西湖区。

形制与工艺独特

光绪“祥福”商号钱票为竖式石印票,正面为绿黑双色套印,背面为红橙黑三色套印,机制纸,宽10.2厘米、高19.3厘米。综观该钱票正面整体图案,其风格十分接近光绪湖北官钱局九八制钱壹串文钱票。与常见面额为壹串文的湖北清代民间钱票比较,该票的尺寸偏小,尤其是高度大约短四分之一。

细看光绪“祥福”商号钱票正面,长方形内外边框为浅绿色,图案和文字为黑色;边框四角各有两个大写“壹”和阿拉伯数字“1”,对称分布;内外边框之间,左右两侧上部绘有“二龙戏珠图”,底部绘有“波涛海水图”,与清代湖北官票上的图案相似,不同点则在于龙的形象为三爪龙,颇为独特。

内边框上端有“新沟正街”和“祥福”诸字,即商号地址及商号名称;内边框下端,有“验明真伪”四字。内边框内部空白处,左侧有“字、第、号”诸字,冠字和编号未填;中部面额文字是“凭票发当十铜元壹百枚整”;右侧有光绪、年、月、日、票诸字,发行年月未填,落地章也未盖。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