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真兴”钱属性考证
作者 袁林
发表于 2025年3月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境)称天王、大单于,后于418年在长安称帝,419年回到统万城建元“真兴”,其建立的政权史称夏,也称胡夏,是十六国时期最后一个政权。关于大夏文物,目前可见一尊大夏真兴六年石马,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另有一件1993年出土于内蒙古原伊克昭盟乌审旗(今鄂尔多斯市)的大夏时期墓,墓砖上刻有“唯大夏二岁岁庚申正月戊朔二十八日癸丑”,即420年2月27日,正值大夏兴盛之时。

此外,有一种“大夏真兴”钱,一般认定为真兴元年至六年(419年至424年)所铸。文字旋读,“大”也作“太”,古时二字相通,可互读。内蒙古学者杨鲁安认为:“大夏钱文字真书,并杂有隶笔,故可称为今隶体。”国家博物馆藏有铜质“大夏真兴”钱,径2.3厘米、穿0.8厘米、郭0.1厘米、重2.2克;另一枚鎏银铜质,径2.35厘米、穿0.74厘米、郭厚0.1厘米、重2.6克。自民国至今所见寥寥数枚,大多为铜质地。除国家博物馆外,上海博物馆、新加坡藏家与河北藏家手中也藏有鎏银质地的“大夏真兴”钱。

“大夏真兴”钱究竟是流通物,还是具有纪念性的钱币?

为寻迹“大夏真兴”钱,笔者也曾做出不少努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