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脚下长出风火轮
作者 赵春雨
发表于 2025年3月

“我已经看了五遍《哪吒之魔童闹海》了!”小颖兴奋地对朋友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和自豪。

2019年的夏天,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绩,宛如一颗璀璨的彗星,划破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夜空。时光荏苒,5年之后,《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震撼登场。这部电影的票房一路蹿升破100亿元,继续冲顶全球票房。

很多商业观察者常感慨,大家消费谨慎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消费者只是变得更愿意为真正优秀的作品买单。

就像哪吒系列的导演饺子所说:“我们从不为了赚快钱而牺牲质量,也从不为了赶时间而降低标准。每一部作品,我们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都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来精心创作。”

哪吒的胜利,是品质的胜利,也是生意本质的胜利。

国漫来了

“最早接触国漫是在2010年左右,那时的国漫市场几乎被低幼向作品垄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样的动画占据了主流。那时的国漫,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35岁的阿玲分享着。

阿玲回忆起最初追更国漫的日子,是孤独的。每次看到国漫更新,她都会默默点开,然后在评论区留下几句鼓励的话。虽然评论区冷冷清清,但在她心中相信国漫总有一天会发光发热。

像阿玲这样的国漫爱好者有很多,她评价的话也是国漫的“通病”。早期,国漫在技术和艺术表现上相对薄弱,多以低幼化内容为主,缺乏成熟的制作体系和市场运作模式。

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国漫的偏见。该影片以创新的叙事、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特效全新演绎了传统经典题材,被誉为国漫崛起的里程碑之作。

数据显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了9.56亿元的票房成绩,刷新了当时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国漫在市场上的潜力,也打破了此前由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保持了4年的票房纪录。

“我还记得当时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看到孙悟空从熔岩中站起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看到了国漫的潜力,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国产动画。”

紧接着,《全职高手》《一人之下》《魔道祖师》等作品陆续上线,国漫的题材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曾经只有阿玲一个人追更的国漫,突然成了朋友圈的热门话题。

本文刊登于《商界》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