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军”司令部的转型和未来走向
作者 李旻 金国宪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4年12月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发布戒严令,随后遭到国会弹劾。在韩国政局陷入动荡之际,驻韩美军迎来了新一任司令——泽维尔·布伦森。12月5日,布伦森尚未正式上任就访问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显示出美国对韩国事态的高度关注。布伦森的另外两个身份是韩美联军司令和“联合国军”司令。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冒用联合国旗帜,“联合国军”和“联合国军”司令部逐渐演变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联合国军”司令部并不是以维持和平为目的的联合国正式机构,却承担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管理”任务。2014年之后,“联合国军”司令部的角色被重新定义,即“需要军事作战时,可以集结必要的友邦国家,并作为多国军队的司令部能起到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曾被架空的“联合国军”司令部重新得到强化,且出现了一定的“北约化”迹象。

德国加入“联合国军”司令部

2024年8月,德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军”的第18个会员国,这也是位于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部首次迎来新成员。此前,德国一直被排除在“朝鲜战争医疗支援国家名单”之外,理由是德国在朝鲜停战协定缔结之后才向“联合国军”提供了医疗支援。

作为“联合国军”司令部的驻地,韩国并非一开始就支持德国加入。文在寅执政时期,韩国积极寻求收回战时指挥权,担心美国有可能通过“联合国军”司令部来维持对韩国军队的控制,使收回战时指挥权的效果大打折扣。韩国的担心不无根据,美国自2014年起试图加强“联合国军”司令部,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大幅增加,很快从30~40人增加到百人以上。之前一直由美国人担任的副司令也由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三星将军担任。美国有意把“联合国军”司令部强化为“多国军事机构”,并单方面邀请德国派遣军官,引起了韩方的反对。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提出“价值观外交”,韩国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在韩国历代总统中,尹锡悦对“联合国军”司令部的认识最为正面,多次强调该司令部是韩国的“保护者”。2023年8月10日,尹锡悦在邀请“联合国军”主要官员参加座谈会时说到,“联合国军司令部是防卫韩国的强大力量,而反国家势力却主张要解散它”。韩国的态度变化给“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扩员扫清了障碍,德国的加入也就顺理成章。

日本会是下一个吗?

继德国之后,日本被认为是下一个可能加入“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国家。

将“联合国军”司令部重新定义为“多国军队机构”后,美国试图增加能为该组织提供军队的国家数量。从“贡献”的角度来说,日本自认为有资格申请一个会员身份,因为“联合国军”后方基地正是位于日本。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通过《艾奇逊—吉田茂换文》允许日本为“联合国军”驻日部队提供基地与后勤服务,该文件为部分驻日美军基地被指定为“联合国军”后方基地提供了法律基础。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