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篮 大落大起

CBA常规赛第二阶段结束后,上海男篮以20胜12负的战绩排名第11位,回到季后赛球队的区域。这并不容易。第一阶段结束时,他们的战绩仅为1胜9负,排名倒数第二。但到了常规赛第二阶段,上海男篮一波16连胜紧追猛赶,战绩回到了联赛的中游位置。如今的上海男篮已不是开赛初期的“小黄鱼”,而是露出了利齿的“大鲨鱼”。大落大起,上海男篮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他们究竟做出了哪些改变?
找到合适外援
本赛季开始前,上海男篮有着不错的阵容。除了天赋较好的国内球员班底外,还签下了沃特斯与布莱克尼两个出色的后卫外援,再加上投篮精准的4号位威尔逊,上海队的国内外球员阵容已经达到了联赛的靠前水平。但不曾想到,临近赛季开始时,布莱克尼由于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到队,一下子打乱了球队的部署。本赛季外援使用4节7人次,外援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布莱克尼是上海队进攻的核心。球队的最初计划是布莱克尼承担球队的进攻重任。沃特斯作为替补出场,与王哲林之间的挡拆配合同样具有很强的进攻威胁性。威尔逊与王哲林的内线配合将会相得益彰。威尔逊善于投篮,不占据内线空间,他与大王一里一外,能创造不错的场上效果。
理想很丰满,但布莱克尼无法按时到队,上海男篮不得不马上寻找替代者,可救火队员并不好找,仓促间找来的格雷厄姆伤病缠身,无法适应CBA对抗。无奈下,沃特斯被提到了首发的位置,但王哲林又出现了严重伤病,第一阶段提前告吹。同时,沃特斯身高不足的短板被对手不断放大。外援接二连三出现问题,上海男篮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这也是他们在第一阶段只取得1胜9负的主要原因。
第一阶段结束前,上海队火速签下了“小胖子”洛夫顿,身高1米98,主打四号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