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背后的历史经纬与地缘博弈
作者 郭灵凤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5年2月4日,格陵兰岛首府努克。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强烈意愿。与此同时,丹麦政府宣布大幅增加格陵兰岛防务开支,以加强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于特朗普的言论,欧洲各国反应强烈。一时间,外界对格陵兰岛及欧美博弈格外关注。

格陵兰岛为何归属丹麦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总面积216.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地广人稀。岛上现总人口约5.7万,原住民因纽特人占85%,世代以捕鱼狩猎为生。

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批人类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达格陵兰岛。之后几百年里,这里逐渐出现了北极狩猎部落,这些部落的主人就是古代因纽特人。维京海盗时期(公元8世纪到11世纪),北欧人开始向北大西洋迁移。985年,挪威人开始拓殖格陵兰岛,此时出现了挪威人与因纽特人开展贸易的记载。1261年,格陵兰岛成为挪威王国的殖民地。1380年丹麦与挪威结成联盟,格陵兰岛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1397年,卡尔马联盟成立。该联盟是以丹麦、瑞典(包括芬兰)和挪威(包括冰岛、法罗群岛、格陵兰岛、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为主组成的共主邦联。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典贵族日益不满丹麦在联盟中的主导地位,要求保持自治权,但丹麦王室却以重税收盘剥、兼并土地等手段强化对挪威和瑞典的控制,联盟出现裂痕。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出兵镇压瑞典境内的反卡尔马派,屠杀了大批要求独立的贵族。这引发古斯塔夫·瓦萨率瑞典民众揭竿起义,1523年驱逐丹麦军队,瑞典宣布独立,卡尔马联盟瓦解。但丹麦、挪威仍然保持联盟关系,挪威人在北大西洋的领地(包括格陵兰岛)归丹麦所属。

随后的几个世纪,英荷法德及北欧国家在北海、波罗的海地区开展贸易竞争、争夺霸权。17世纪,丹麦追随欧洲的殖民浪潮,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争夺全球殖民地,包括亚洲的丹属印度(特兰奎巴、塞兰坡、尼可巴群岛),北美的丹属西印度群岛(今美属维尔京群岛),非洲的黄金海岸(现加纳)以及欧洲的冰岛等。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结盟。18世纪末新的关税法颁布和自由贸易政策实施,给丹麦经济带来活力,丹麦的航运业大幅发展。但在之后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中,丹麦败落。1814年,丹麦同瑞典、英国举行谈判,签订《基尔条约》,割让挪威给瑞典,但保留了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和冰岛等属地。此后丹麦的海上贸易遭到严重破坏,在欧洲的地位一落千丈。

尽管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主权,但格陵兰岛的归属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1931年,挪威宣布占领格陵兰岛东部,与丹麦对簿海牙国际法庭。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