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日本夫妻同姓制度的争议
作者 熊淑娥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4年10月29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公布了日本女性权利现状调查报告书,建议日本政府修改民法,承认夫妻分姓权利。这也是该委员会继2003年、2009年、2016年后第四次提出类似建议。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结婚后夫妻必须改为同姓的国家,其现行民法第750条规定“夫妻自婚姻生效时起共同以其中一方姓氏称之”,确立了夫妻同姓制度。这种违背国际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权的法律规则,离不开日本保守势力的支持。针对夫妻分姓,2024年日本放送协会(NHK)展开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支持者占62%,反对者占27%,半数以上国民支持改革现有夫妻同姓制度。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做出改变。

同姓制度的消极影响

尽管现行规定原则上允许夫称妻姓或妻称夫姓,但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2023年女性申请改换夫姓占比高达94.5%。2021年内阁府调查显示,约有1/4的20至29岁女性和1/3的40至69岁女性结婚态度不积极是因为“不想改姓”或“改姓麻烦”。夫妻同姓规定的“麻烦”不仅影响了日本女性的结婚态度,也对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对于职业女性而言,结婚改姓意味着将中断自身的职业履历。当夫妻双方都从事需要积累业绩和同行评价的职业时,为保证职业履历连续性,妻子通常在户籍上改夫姓但在工作上沿用婚前姓氏,或者选择事实婚姻以避免改姓。尽管近年来日本女性的职业生涯不断延长,在财界和政界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女性在“入籍”后可以在职场使用婚前姓氏,但在申请签证、在国外开设银行账户或在驾驶车辆时会因为改姓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都将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

另一方面,婚后改姓还会给所在企业增加成本。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