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先祖自古就有飞天梦,但直到1909年9月21日,才由旅居美国的爱国华侨冯如先生将它变为现实。就在这一天,雄鹰一蹴而起潇洒飞过800米,国人多少年来的夙愿终于变为现实!
但是纵观近代之中国,长年战乱不断、多灾多难。在反封建反独裁和抵御外寇入侵的漫长战斗中,我一代代年轻空军英烈,不断谱写出一幕幕悲壮的空战史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迅速掌握了喷气式战机的战术技术,并在地对空导弹最早的实战中创立了世界第一的奇迹。
下面就让我们挂一漏万,选出其中最为著名的空战战例,并以这些精彩故事深情讴歌我历代中华空中勇士的辉煌过去,缅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反侵略奋斗史吧!
轰炸清宫

话说中国人将飞机用于实战,应提及“轰炸清宫”这一著名典故。1917年,封建军阀张勋带领数千“辫子兵”赴京,妄图复辟帝制。军阀段祺瑞在河北青县誓师讨伐张勋,中国最早的南苑航空学校奉段祺瑞命令,派飞机参与战事。7月7日,航空先驱人物、中国第一个驾机在中华大地翱翔的飞行家秦国镛携飞行员姚锡九、鲍丙辰各驾驶一架“高德隆”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先后在故宫投下3颗1尺多长的小炸弹。其中一枚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了一名轿夫;一枚落在御花园水池里,炸坏了水池一角;一枚落在西长安街隆福门的瓦檐上,虽未爆炸却把聚在那里赌钱的老太监们吓个半死。
宣统皇帝溥仪和张勋惶恐逃避至荷兰大使馆,“辫子兵”眼见“天兵发怒”,纷纷作猢狲散。这应该是国人最早将飞机用于军事的实例。溥仪后来曾回忆道:“宫中掉下了讨逆军飞机的炸弹,局面就完全变了。磕头的不来了,上谕没有了,大多数的议政大臣们没了影子……”

中日空中第一仗
中日之间最早的空战, 当数1932年发生在我国苏沪一带上空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博弈。1932年1月28 日,“上海事变”爆发。2月2日,日寇第一航空战队编入第三舰队,直抵长江口外吴淞近海活动,矛头直指上海口岸,进而直取“国都”南京,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心所在。
2月5日上午9时许,中国空军六大队大队长黄毓沛率部下17人分别驾驶9架飞机(容克斯K-47、Lincock Ⅲ、O2U-1/V-65C及道格拉斯O2MC-4)准备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转场至上海虹桥落地,挂弹加油后再次起飞攻击吴淞口外的日军舰船。忽闻空防警报长鸣,于是其中的4架战斗机仓促起飞迎战,并在昆山一带上空与日海军平林长元大尉带队的舰载轰炸机以及由所茂八郎大尉带队的舰载战斗机狭路相逢。
我机旋即展开勇敢反击,但缠斗时间很短,且双方空战经验显然都还嫌生疏,所以基本打了个平手。此番恶战乃中日之间首次空中交手,虽无战果,却体现出中国飞行员不畏强暴、坚决抗敌的英勇气概。

2月22日,日本海军飞行小队长生田乃木次大尉率黑岩利雄和武雄一夫,分别驾驶3架三式舰载战斗机,与以小谷大尉为首的另外3架十三式舰载轰炸机组成联合编队,向沪宁沿线急袭而来。行至苏州附近上空,突然与波音公司派遣来华推销波音218双翼战斗机(P-12原型机)的美国飞行员罗伯特· 肖特不期而遇。这位正义凛然的美国朋友虽然势单力薄,却毅然加大油门积极迎战入侵者,并凭借娴熟的空战技巧和新型飞机灵敏的操纵性,将日本飞行员小谷击毙在座舱中。
在肖特转而进入云层隐蔽时,他的波音座机不幸被日机击中,肖特连同其座机一同坠落在苏州东南郊外10千米处的吴县车坊乡高店镇浮槽港水下,壮烈牺牲,年仅27岁。想不到为捍卫中国领空而牺牲的第一人,竟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义士。
中国空军为褒奖肖特之大无畏精神,除追授他为空军上尉军衔外,还请来他的母亲及胞弟,以最高礼仪将他厚葬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上海全市当日为此特下半旗志哀。苏州吴县人民更是建造了一座雪白的“赠上尉美国肖特义士碑”,以资永久缅怀。

八一四大捷
八一四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我空军抗击日军飞机空袭杭州笕桥的一次著名的空中战斗,也称“笕桥空战”。
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会战爆发后第二天,日海军航空队18架九六式大型轰炸机气势汹汹前来偷袭我大陆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勇士在高志航大队长的率领下,驾驶霍克Ⅲ型战斗机勇敢升空迎战,经过一阵短暂的搏斗,高志航等中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机3架(一说击落6 架 )、击伤1 架,取得了中国空军抗日战争中的首次空战大捷。

据统计,8月14日一天之内,中国空军累计出动飞机76架次,分9个波次持续不断轰炸袭击了驻上海敌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及黄浦江上的敌舰,炸伤敌驱逐舰1 艘、炸死炸伤敌军1 批,还与日机展开多次空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令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受到了预想不到的来自空中的“密集打击”。
8月14日不仅是淞沪战役空战首日,也是中国空军这一年轻军种全面参加抗战的第一天。我空军健儿同仇敌忾、前赴后继,以大无畏精神和大手笔给予日寇当头一棒,令入侵者大惊失色,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空军的真正实力。
同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声明指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要之,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

九州纸片轰炸
1938年5月19日夜间,中国空军悄悄出动两架马丁139WC型轰炸机远征日本本土,投下100多万份传单,对日本侵略者发出了严正警告。有一张传单中这样写道:“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而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飞机空袭,也是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纸片轰炸”远征。
中国空军这次意义深远的战略性空袭,打破了日本当局“三岛神州”不可侵犯的迷梦,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次空袭,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纸片轰炸”。
担任空袭九州飞行任务的飞行大队大队长徐焕升和飞行员佟彦博,带领两架双发中型轰炸机马丁139WC(美国援华B-10轰炸机的同型机)从汉口转场至重庆,随即投入了一场历时两个月的秘密模拟空袭训练——他们将破天荒地执行一次对日战略空袭。令人意外的是,攻击武器不是航空炸弹,而是传单!这是考虑到上百万张传单的宣传效果要远比两架飞机所携带的几颗常规炸弹的轰炸效果好得多。

凌晨2时45分,飞机以3500米高度飞临日本长崎上空,开始撒下传单;3时45分到达福岗上空,再次撒下传单并投下照明弹。至4时32分,双机编队已飞遍九州各地上空,共投下传单上百万张。而此刻的日军,根本没有任何自卫反应。马丁飞机军绿色的机翼破开无尽的漫天夜雾,在“大日本神圣领空”中画了一个大圈子,掉头向西沿原路返回。
8时48分, 佟彦博驾驶1404号机降落玉山;9时24分,徐焕升驾驶1403号机降落南昌。两机加油后再次起飞,于午前11时13分在武汉上空会合,并安全降落在汉口机场。当身着连身飞行裤的机组人员疲惫不堪地走下舷梯时,受到了地面人群隆重的欢迎。
这次“纸片轰炸”规模虽小,却大灭了日寇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后方城市汉口等地,到处都在开祝捷会,一连几天爆竹声不断。

为了尽量减小这次“轰炸”的“恶劣”影响,日本大本营一面故作镇静歪曲事实,一面通过特务、警察和消防队员对横跨整个九州的山乡村镇居民展开威胁性搜查行动。但中国空军的威名就此名扬天下。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飞机1543架、击伤330架;出动轰炸、驱逐、侦察、运输等飞机共计18500架次,作战达4027次,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
首次喷气大空战
不知不觉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在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国之间开启了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发生在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一场持久大空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刚刚组建,仅有近300架飞机(最先进的是米格-15,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初出茅庐的我军飞行员毫无作战经验,对刚刚问世不久的喷气式飞机更是格外陌生。美军一开始就投入1200多架飞机,飞行员飞行经验多在1000小时以上,有的还是二战时期的王牌飞行员,空战经验丰富。但年轻的新中国飞行员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以“初生牛犊不怕死”的大无畏气概积极迎战,努力熟悉新飞机的特性,在战斗实践中摸索前进、不断积累空战经验。
1951年8月初,美空军进一步实行对朝鲜的“绞杀战”,投入更先进的F-86战斗机。志愿军空军勇敢迎敌,经常与美机展开百架以上的大空战。志愿军空军与美空军斗智斗勇,此役取得击落美机122架、击伤41架的不朽战绩,还击落了美国的王牌飞行员。

11月18日下午2时左右,志愿军空军第九团和部分苏联空军力量在朝鲜肃川上空迎击美国空军的进攻,王海飞行大队以5∶ 0结束战斗,志愿军飞行员王海本人一举击落2 架敌机。12月15日,王海大队再度迎战美国空军,以4对12的劣势创下6∶1的惊人战果。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王海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累计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 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
志愿军空军由不会空战到学会空战,由打小机群到能打大机群;由单一机种作战,到多机种联合作战;由只能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到能够在昼间较为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和夜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有10个驱逐航空兵师的21个团、672名飞行员,2个轰炸航空兵师的3个大队、28个机组,以及59733名地面人员得到了实战锻炼。
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顺利完成了作战任务,取得了重大战绩。在2年8个月的作战中,志愿军空军共战斗起飞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4872架次,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 架,诞生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人,演绎了世界航空史上第一场喷气机之间的大空战,并骄傲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史上首次防空导弹击落飞机
20世纪50年代,溃败台湾的蒋介石军队得到美国的全面资助,经常有恃无恐地派遣飞机前来骚扰我大陆,并出动高空侦察机不断深入我内陆腹地进行侦察活动。



为了保卫首都、保卫重要军事目标,我国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地空导弹S75(也称萨姆-2)。但对世界各国而言,当时地空导弹还是一种相对陌生的防空武器,没有多少使用经验,更没有实战战例可言,年轻的空军地导部队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这门先进技术难度很大。由于入侵大陆的美制高空侦察机通常飞行在20000米以上的高度,以躲避战斗机的截击(通常战斗机的升限高度都在15000米以下),所以在多次拦截无果的情况下,我军希望利用地空导弹给敌人一个教训。
人民空军当时拥有的S75导弹数量极少,地空导弹第2 营在营长岳振华的指挥下,采取声东击西和守株待兔的战法“伏击”来敌。1959年10月7日, 敌人又派出RB-57D高空侦察机对北京地区进行第三次侦察。地空导弹第2 营使用防空导弹连发3枚,一举将其击落在北京通县(现通州区)张家湾,这是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范例。
后来,我军又利用地空导弹击落了窜入大陆的U-2高空侦察机4架,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成功捍卫了领空安全。
海南岛空战大捷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在我国南部境外爆发,美军出动大量飞机投入战场。此时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技术刚刚成熟,美军派出大批二代机参战。
为了报复我国对越南人民抗美战斗的支持,美军不时派出喷气式战斗机和攻击机在我南部边境附近空域和海南地区上空进行骚扰飞行,时不时窜入我境内打“擦边球”。
1965年4月9日,美国4架F-4B“鬼怪”式超声速战斗机又大摇大摆地入侵海南岛上空,向我起飞拦截的歼6战鹰发射了6枚AIM-9“麻雀”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我军战斗机尚未装备导弹武器,只能进行合理驱逐。飞行员谷德合和战友未发一枪一弹,却利用大机动动作多次巧妙地甩掉“麻雀”导弹的追尾。颇具讽刺性的是,其中一枚导弹竟鬼使神差咬住一架“鬼怪”战斗机,将美方自己的同伴送入大海,堪称空战史上的一项“奇迹”,创造了我军空战史上“以劣胜优”的奇迹,也让美国侵略者颜面无光。
这次空战创下了4个第一:第一次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与美军性能最好的二代机交战; 第一次在同温层高度与美军飞机作战; 第一次与美国携带导弹的飞机作战;美军第一次自己发射导弹把自己人打下来。
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在漫长的军事作战史上涌现出千千万万英勇的飞行人才,创造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空中作战典故,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和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