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花井里出奇兵
作者 冯增芹
发表于 2025年2月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费邑城内,费邑王季桓子正在花园里领着九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边赏花,边观赏青铜鉴里那团像软玉一样的物体。

费宰子路匆忙来报:“主公,有人传来密信,叛乱家臣阳虎计划兴兵抢夺费邑城!”

季桓子毫不在意,反而吩咐子路:“不用慌张,记住,你的任务是继续挖井,七十二口浇花井一个都不能少!”

子路很纳闷:“乱臣贼子野心不死,主公不快些加强军备防御,还浪费人力物力四处挖井,这到底是为什么?”

季桓子一笑:“你难道不知道井里出羵羊吗?”

子路对季桓子的行为更加不解。此前,季桓子就已经让人去挖井了,在城西北一口井里,意外地挖出一只瓦罐,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物体,形状既像狗,又像羊,满身像玉一样洁白,柔滑晶莹,分不出雌雄,并且生长速度快,出土时被不小心挖掉一块,不仅能自愈,挖掉的部分还会长成新的个体,十分神奇。

当时问遍有见识的人,没人说得出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不得已,只好请来子路的老师孔子辨认。

孔子看后认定,这奇物叫羵羊,是吸收了土中的精华才化成形的,是兴旺祥瑞之物,喝了它周边的水,有祛病、壮身、长寿等神效。

季桓子听了特别高兴,就把羵羊放在花殿中的青铜鉴里,天天膜拜观赏,并且每天要取三杯鉴中的水喝下。一段时间后,他感觉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不由得大喜过望。

子路猜测:是不是因为得到了这只神奇的羵羊,就勾起了主公四处挖井寻找羵羊的兴趣?这可是玩物丧志啊,不知道影响多少臣民的生死!

子路苦苦相劝:“主公,羵羊虽奇特,可就算挖出再多,对抵御外敌也没用,挖井也不能有效阻杀敌人,还是先以费邑的安危为重!”

季桓子让他不要多说,并命令他继续监督挖井,必须加快速度。

子路无可奈何,季桓子不再理他,只是慈爱地看着九个女儿围在身边采花嬉闹。九女儿抱着满怀鲜花对季桓子说:“父王,那么多浇花井挖好,我们就可以天天有漂亮的花儿看了吧?”

季桓子望着这个精灵古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眉眼笑得弯弯的:“是呀,为父一定要挖出七十二口浇花井,你们每人就可以有八口井用来养花儿,你们最喜欢的花儿,就可以常年看到了!”

子路一听,主公宠溺女儿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不顾城防安危、贼兵夺权,不惜耗费人力、物力,也要满足女儿们的喜好,实在是昏庸啊。他十分郁闷,暗暗叹息自己没有遇到明主。他担心本就空虚的费邑城遭到毁坏,每天深夜都是辗转难眠。

一天夜里,角楼守城的兵丁来报,城外有很多可疑的人正慢慢靠近城池。子路大惊,立刻找到季桓子,并给他出主意:“这下费邑真的危险了,还请主公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先迷惑敌人,保住性命,再做打算吧!”

季桓子却依然不急不躁,吩咐人关好城门,并让所有人躲进屋里睡觉,无论听到外面什么动静都不许露头。

子路心里十分绝望:主公这是要大家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灭亡吗,真是太荒谬了!他急火攻心,昏倒在地。

季桓子让人把子路抬到床榻上,他把手中竹简看完后,才独自走上钟楼,打开门锁。当夜空中传来三声清越悠扬的钟响,季桓子又缓缓走下钟楼,进卧殿安心睡去。

子路睡醒后,急忙起来奔上城楼查看。只见城墙外横七竖八躺着许多兵丁,他赶紧喊来兵将出城,见死去的那些人都是叛军兵将,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惊恐的表情!再细细查看发现,这些人全身浮肿,每个人脸上、身上还有多少不一的小孔洞,都像被用细竹签扎过!

对于这些人的死因,子路和大家一样看不明白,也没敢多问。不过,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儿:季桓子看上去对军备防御不积极,其实是留有奇兵制胜的后招,他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叛军这次的损失较重,所以迟迟不敢再来骚扰,费邑城内还在继续挖井。

天气逐渐转凉了,费邑城内外已挖出了七十二口大水井。每口井的方圆都有半亩大小,数丈深,石砌的井壁周围还砌着一层层石阶,每层之间有石阶上下相连,直到水面。

本文刊登于《民间文学》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