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老汉五十多岁,腿脚不太利索,干不了重活,老伴也是病病歪歪,虽然种了几亩地,却是春天愁种,秋天愁收,成了村里的困难户。
去年乡里根据他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脱贫方案——养牛致富,并送给他家一头小母牛。
夫妇俩简直把牛当闺女养,精心伺候到了生育年龄。母牛怀孕了,老两口喜得连做梦都会笑醒。可就在他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却遭到当头一棒:牛闺女丢了!
在乡下,耕牛被偷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安部门虽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仍有几起案子至今未破,村里凡是有牛的人家恨不得晚上把牛牵进屋。
赫老汉当然也十分小心,为了防盗,他还跑到镇上的铁匠铺给牛闺女打了一只既好看又响亮的铃铛,夜里一听到牛铃的声响,他便起来查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家的牛是大白天出的事。
为了让怀孕的母牛多运动,赫老汉每天都会把牛牵到野外去遛一遛,让牛多吃点儿青草。
那天,他把牛刚牵到村外的山坡上,就接到邻居老张的电话,说他老伴在街上摔倒了,昏迷不醒,大伙正帮忙往卫生院送。
这个电话把赫老汉吓坏了,牵着牛就往家赶,可牛却慢腾腾地挪着碎步,还时不时低头掠上几口路边的青草,赫老汉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心一横,将牛拴在了路边的一棵大树上。拴完了他还拽了拽绳扣,很结实,便撒开大步向村里跑去。
好在老伴只是犯了低血糖,在卫生院挂了一瓶葡萄糖就回了家。
等安顿好了老伴,赫老汉心急火燎地赶到拴牛的地方,却哪里还有牛的影子?
他拖着一条瘸腿,漫山遍野地找起来。两天过去了,连牛毛也没见着,只好报了警,但和许多丢牛案一样,都是石沉大海。老伴自责不该得病,赫老汉自责那天不该遛牛。
那段日子,老两口像是丢了孩子的父母,着急上火,都快急疯了。
时间过得飞快,丢牛时是山花烂漫的春天,转眼已到了落叶飘飘的深秋。看着别人家每天赶着牛车拉庄稼,赫老汉老两口唉声叹气,只能靠肩背手拎,把地里的粮食一点点往家倒腾。
那天老两口吃过早饭,正要拿起背筐下地去背玉米,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叮叮当当的牛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