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大学四年写部历史吗?
作者 尹海月
发表于 2025年2月

如果我们能为大学时代留下一本记录,无疑应当感到幸运。《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的作者是山东烟台鲁东大学文学院1801班的42名学生。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一个普通大学的班级师生共同撰写四年历史,发凡起例,创立‘班志’‘师说’‘学记’‘杂志’‘书目’五个乐章,秉笔直书,忠实记载新冠疫情前后的时代记忆和高校生活。”看到内容介绍,我被这本书吸引了,好奇学生会写些什么,记录下这些又对他们有何意义。

真正翻开这本沉甸甸的、足足有49万字的书时,我发现想读完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日常生活。比如过年跟谁过的、吃了什么,进入考试周如何疯狂自习,今天又看了什么书,考驾照的过程等。

正如作者之一、1801班的班主任黄修志所说,内容“琐碎平常”。

但正是这种日常令我羡慕。我的大学时代也在一个海滨城市度过。如今,八年过去,很多生活细节我已不记得,四年的经历仿佛被压缩成一个段落,我能回忆起来的情节屈指可数。

黄修志说,希望能通过一系列尝试,让学生爱上写作、阅读,寻找到一种“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

我在那本书中感受到了。近两年,大众媒体常常把二本学生塑造成一个受挫、沉重的群体,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却是一群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年轻人。

“烟台的夏天是属于海洋的。海水把人泡清凉了,把整个城市都泡软了,每一缕的机理纤维都充满了海水的咸涩味。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