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调查集采药品质量风险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向上海市政协提交《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对药品集中采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担心”:担心价格降得如此之低,会不会影响药品的疗效;担心买不到原研药;担心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2018年,我国在4个直辖市和广州等7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即“4+7”集采试点),此后集采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12月,全国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在上海进行,这是第10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公布后,多个价格低廉的中标药物引发广泛讨论。
郑民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低价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比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
据媒体报道,上述提案直言某些集采药效不稳定,但医生在临床使用中没有选择权,提案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