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王显亮
发表于 2025年1月

摘 要:文章旨在探索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如产业规划不完 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等,提出科学布局产业发展蓝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管理与服务品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策略。以万安县为例,详细阐述这些策略的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只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万安县;生态保护;市场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乡村旅游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国内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深入挖掘与激活这一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从单一的农家乐模式,演变为多元化、多渠道经营的产业格局。近年来,乡村旅游不断创新,涌现出观赏农业、园林采摘、乡村赛事、休闲渔业、放牧体验及夜间旅游等新模式,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同时,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出台为乡村旅游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导向,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索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万安县乡村旅游经济近年来取得显著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该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一系列乡村旅游景点,如万安湖、红色罗塘、百嘉老街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万安县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实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同时,该县还积极挖掘红色文化、龙舟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出多条旅游精品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在乡村旅游经济的推动下,万安县的农业、手工业等也得到快速发展。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万安县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通过持续努力,万安县的乡村旅游经济已经形成良性循环,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产业规划与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在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全面且细致的产业规划与管理架构极为关键,其目的在于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而保障乡村旅游产业能够最大化地实现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乡村的旅游产业缺少健全且成熟的规划与管理体系,直接影响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推广等关键环节的效果,为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二)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与创新性

当前,我国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主要局限于观光与基础娱乐体验层面,未能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关键要素来创新旅游产品,难以深度吸引游客的注意与兴趣。这些乡村旅游项目,比如万安县2017年开业的花花世界景区,开业之初吸引了大量的周边游客,尤其是赣州市各县区的游客大量涌入,景区一天收入达几十万元。然而,繁荣景象持续不到两年,随着周边城市同类项目的出现,花花世界景区逐渐遇冷。此类景区和乡村旅游点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体验,但长期而言,这种缺乏新意的旅游产品极易导致游客的视觉与心理疲劳,进而削弱产品的吸引力。更为关键的是,部分旅游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甚至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道而驰[1]。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