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广西智慧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陈怡德
发表于 2025年1月

摘 要:体育旅游作为广西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文章以广西智慧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广西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智慧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智慧化基础设施不足、文化资源融合不够、产品文化内涵挖掘欠缺、服务水平与需求匹配度低、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借鉴国内典型地区智慧体育旅游发展经验,从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精品项目打造、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产业生态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广西智慧体育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推动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智慧体育旅游;广西;发展路径;精品项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文旅视域下广西智慧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2024KY2051)。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旅游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凭借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在发展智慧体育旅游、深化文旅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广西智慧体育旅游与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西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文化特色

广西山清水秀,喀斯特地貌造就多样的户外运动环境,具备发展攀岩、溶洞探险、山地速降、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天然禀赋。广西拥有70%的国家重点公园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体育旅游的理想目的地。龙州、环江等地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树立广西体育旅游发展标杆。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和体育竞技项目,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旅游吸引力。广西还举办国际体育旅游品牌赛事,如环广西自行车赛、中越自行车赛等。民族传统体育“醉拳”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体育旅游注入厚重底蕴。独特的侨乡文化让广西体育旅游兼具国际视野。

(二)广西智慧旅游建设现状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发展,坚持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进程。依托大数据中心,广西构建了旅游产业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1]。各大景区普遍应用电子门票、语音导览、电子讲解等智慧服务设施,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智慧酒店、智慧交通、智慧餐饮、智慧购物等智慧化场景建设如火如荼,初步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无缝对接。广西文旅云的上线,有力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当前,广西正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智慧旅游示范区,全力建设智慧旅游产业集群,争取在全国智慧旅游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广西体育旅游智慧化与文旅融合水平

广西积极顺应体育旅游智慧化和文旅融合发展大势,努力在体育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些景区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研发一批具有融合智能硬件的体育旅游装备,提升游客参与体验率。同时,以民族节庆为依托,创新开发具有文化体验功能的体育旅游演艺项目。部分城市举办民族民间体育旅游节、国际武术节等主题活动,有效带动体育、文化、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然而总体上,广西体育旅游的智慧化水平与文旅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特色文化IP的培育、智慧化场景的创设以及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索等方面,仍需加大力度、深化内涵,推动体育旅游与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共融共生、协同发展。

(四)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广西体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受制于基础设施、产业融合、产品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撑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其智慧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程仍面临诸多掣肘。一是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滞后,大多景区的信息化服务设施覆盖面窄、利用率不高。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