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构建包含经济效益、生态保护、游客体验和管理效能的多维度评估体系,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理。文章表明数字经济对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概念界定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对生态旅游的影响体现在对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的优化,例如,智能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帮助景区提高运营效率和个性化服务质量。生态旅游则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1]。高质量发展强调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可持续模式发展,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动力。
二、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已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2]。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提供更多就业渠道,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仍需弥合、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
(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超过200个,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公众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游客需求从单纯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但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旅游承载能力管理不足等问题,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有待优化。
(三)数字经济赋能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
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智慧景区建设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服务,智能导览系统丰富了游客体验,数字营销平台突破传统推广局限,助力偏远地区生态旅游景区提升知名度[3]。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资源,带动乡村民宿发展,数字支付的普及改善游客的消费体验,生态监测系统实现对环境质量和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推动生态旅游向智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数字经济对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一)影响维度构建
1.经济效益维度
数字经济利用优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显著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的销售增长。线上预订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收益率;数字支付便利消费场景,提升游客支付意愿;数据分析技术为景区制订差异化定价策略提供依据,实现收益最大化。数字经济还带动了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发展,为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实现了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2.生态保护维度
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景区设置智能传感器,遥感监测等技术,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破坏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