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刘思彤
发表于 2025年1月

摘 要: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深入剖析智慧旅游对旅游人才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知识掌握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旅游教育应转变当前沿用的传统培养理念,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平台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联动,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策略,以期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智慧旅游发展潮流的新型旅游人才,为旅游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人才培养;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旅游的面貌。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旅游体验[1]。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出适应智慧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旅游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深入探讨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高职旅游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一是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的不匹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急需的是具备信息化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未能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导致人才培养与行业脱节,就业率不高。二是学生所学技能与实际需求对接不畅,因为高职院校偏重理论教学,实训课程的设置不足,导致学生对当下旅游业缺乏了解,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行业技能要求。三是高职院校缺乏与智慧旅游相匹配的“智慧”教师,大多数教师仍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对智慧旅游的新要求认识不足,且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

智慧旅游的兴起,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不仅革新传统旅游方式,也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旅游的核心在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它要求旅游人才精通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术,以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解析和应用。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又要拥有卓越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他们不仅要能熟练操作数字化工具,更要能够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旅游推广,以此提升旅游行业的竞争力。

(二)综合知识

智慧旅游不仅强调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对其跨学科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明确要求[2]。在旅游服务中,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还需在生态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有所涉猎。在带领游客游览的过程中,从业人员不仅要介绍景点的基本情况,更要深入挖掘其地理风貌、人文特色,为游客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旅游景观。掌握跨学科的知识,从业人员能更生动地描述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使游客在精神层面得到享受,对旅游地的人文情怀和地理风貌有更深刻的感悟。此外,当游客提出与景点相关的各类问题时,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从业人员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给出准确、详尽的解答,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并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三)创新能力

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保持旅游行业的繁荣,相关从业人员应拥有卓越的创新能力。智慧旅游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大数据成为剖析游客需求与行为的关键手段。因此,旅游从业人员需积极接纳新技术,将大数据分析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