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的深度融合,文章在分析体验类研学旅行价值诉求和内容设置的基础上,以“烹饪”为例,重点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实施、学习效果的评价四个方面探索课程设计的关键。经过反思,发现体验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情境体验,实现价值内化;挖掘思政元素,发挥育人功能;加强教育评价,培养关键能力。
关键词:体验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烹饪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研学旅行集思想教育、文化知识、社会实践为一体,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研学旅行过程中仍存在着知行分割、脑体分离等诸多问题,使研学活动流于形式、浮于热闹。文章以“烹饪”为例,着重探索体验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一、体验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本考量
体验类研学旅行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对于体验类研学旅行,明确价值意义、甄选活动内容,构建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一)体验类研学旅行价值诉求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是知行合一的媒介,体验类研学旅行注重在活动中内化经验知识,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在空间上,体验类研学旅行是学校教学内容的衔接补充,其主要集中在劳动与技术、体育、艺术等学科,依托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劳动基地、国防基地等场所,以劳动生产、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形式系统地开展体验性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弥补学校资源的局限性[1]。第二,在时间上,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中小学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而将劳动教育与体验类研学旅行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劳动练习和运用的机会,避免简单表面的浅尝试。第三,在形式上,体验类研学旅行是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研学课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成事”;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成人”。
(二)体验类研学旅行内容设置
体验类研学旅行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以学生需求的满足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经验的获取。因此,体验类研学旅行内容的选择侧重于生活的回归,可大致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即劳动与创业——能生活、体育与健康——会生活、艺术与审美——享生活(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