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英语+旅游”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孙彦凤
发表于 2025年1月

摘 要:当前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可通过产教融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文章总结产教融合对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活页教材、双师队伍五个角度出发,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策略,以期为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产教融合;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正式实施,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中职学校需更新育人模式。可借助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合力,构建“中职英语+旅游”教学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职业教育优势。文章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总结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旅游”教学策略。

一、产教融合对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一)强化理论实践结合

理论结合实践是现阶段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需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产教融合应注重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中职旅游英语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能够借助产教融合模式强化旅游英语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程度,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缓解人才供需矛盾[1]。

(二)综合提升学生素养

产教融合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产业资源的统筹整合,通过校企合作将多种资源运用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可锻炼学生的多种素养能力[2]。例如,结合产业场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依托真实产业场景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现阶段旅游产业趋于国际化,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可将国际化发展趋势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学生多种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加快建设双师型队伍

实施产教融合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活动能够逐步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促进教师产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使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其产业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加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旅游英语专业的师资水平。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英语+旅游”教学现存问题

实践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中职教育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虽现已开设实践性教育活动,但实践内容与“中职英语+旅游”教学体系的衔接相对不足,尚未使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充分结合。

实训教育条件有限。现阶段部分中职院系受到条件限制而并未针对“中职英语+旅游”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导致教学期间难以在适宜的实训场地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有待丰富。当前“中职英语+旅游”教学内容与跨文化、实践实训的衔接程度不高,难以开拓学生视野,限制学生的专业认知。

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中职英语+旅游”教学体系与产教融合的衔接度不足,致使专业教学尚未通过校企合作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影响育人实效。

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培养并未与产教融合相结合,阻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策略分析

(一)构建实践教学,健全课程体系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应在保障专业基础教学达标的基础上,全方位推动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活动。基于学生认知规律,旅游英语专业可将实践课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产业岗位认知训练,二为产业岗位能力实训,三为产业实景顶岗实习,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3]。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