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旅融合为酒店行业注入新活力,同时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文章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变化,探讨多元化功能需求、游客个性化服务升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研究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文旅融合课程、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力等创新路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酒店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支持。
关键词:文旅融合;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酒店行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旅融合为酒店行业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同时延伸旅游服务的价值链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行业人才的主阵地,其教育模式需要紧跟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功能多元化、文化素养提升及复合型技能要求的特点。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文旅融合发展的行业需求,已成为高职酒店管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 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正呈现出多元化与融合化的特点。酒店的角色正逐步超越单纯提供住宿的界限,日益演变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与体验枢纽。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过程中,除传统服务技能,对文化传播方式与策略的掌握亦不可或缺。
随着“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服务成为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手段。绿色旅游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植人心,在酒店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亟须嵌入环保思维。新兴趋势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设定了新的目标与严格要求[1]。
二、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尚无法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现有酒店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多集中于传统的服务技能培训,缺乏对文化内涵和旅游管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在信息化与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学生对于智慧酒店的运营模式、智能化设备操作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缺乏足够的掌握。此外,由于课程体系滞后和实践教学环节上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仍显薄弱。尤其是在个性化服务和文化创意设计领域,学生尚未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技能。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行业的新变化与人才需求特点
(一)酒店功能多元化与文化内涵提升
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酒店的职能正经历由单一住宿向多元服务方向的历史性变革。文旅酒店依托地方文化精髓与非遗传承,将酒店与文化巧妙融合,打造独特的文旅住宿体验。面对行业变革,酒店管理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升级,要求学生们不仅要精通基础运营与管理技巧,更需深谙地方文化资源,并能应用在创新中。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酒店重视文化体验设计,未来从业者需在此领域融入文化创意。
(二)游客消费需求升级与个性化服务要求
消费升级趋势下,游客需求逐渐从基础住宿向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深度体验转变。随着家庭旅游及定制化行程等新型需求的涌现,酒店服务领域呈现出精细化及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新挑战,学生需具备分析游客需求、构建个性化服务的技能。随着数字化工具的广泛运用,学生需掌握智能设备操作与数据分析技巧,以提高客户服务的准确性与效率。
(三)旅游新业态涌现与复合型人才需求
新业态如“共享经济”与“夜间经济”的涌现,使得酒店业与其他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