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得以迅速发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章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围绕景区的创新发展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景区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景区创新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同类型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景区旅游;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旅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将地方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以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还可以促进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文旅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为当地旅游景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成为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 文旅融合以及景区旅游的相关概述
(一)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相关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通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和领域,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与过程。这不仅可以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还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旅游相关的热门话题。它以文化为核心,给旅游增添更多的内涵和吸引力,以旅游为载体,给文化带来更大的传播空间,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形成新时代新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生活价值共赢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景区作为文旅融合依托的重要平台,其发展质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2]。随着旅游成为民众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将文化因素融入旅游中,不仅有助于旅游消费体验的升级,游客还可以在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同时,享受到人文艺术的美感[3]。将文化相关行业和因素与旅游行业特征进行交互融合,必然会集二者之优点与特色于一身[4]。目前,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产业边界感逐渐模糊,呈现出跨界融合的特点。
(二)文旅融合下的景区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的旅游业正逐渐从传统旅游向个性化旅游转变。景区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需求端和供应端的双向变化。景区作为供给端,不再仅是观光旅游的产品,而是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多样化消费场景。在此趋势下,旅游景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景区旅游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还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多城市居民追求回归自然,想要体验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乡村慢生活[5]。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游客对当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产生了极大兴趣,深化了旅游景区的内涵,拓展了旅游景区的外延。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旅游景区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景区可以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独具匠心的旅游产品,例如,开发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其中在美食方面,将海盐晒制技艺、土法制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海南粉烹制技艺等非遗传统技术与槟榔谷当地美食相结合,开发高质量的美食产品,提升了槟榔谷景区目的地形象[6]。文旅融合不仅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地方文化的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还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