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待,有事做,有爱

一个经典实验
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做过一个“自主控制实验”。
实验者在美国一家养老院中挑选了一批社会经济背景和健康状态都差不多的老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老人被告知,接下来会由工作人员帮他们整理房间;养老院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种植物作为礼物,由工作人员完成浇水和照看工作;周四、周五晚上会有电影放映,观看时间另行通知。
第二组老人被告知,他们要尽可能地规划和完成自己的生活所需,像洗衣服、收拾床铺和房间之类的生活琐事,都需要自食其力;养老院为每人准备的植物,他们可以选择要与不要,并自行照料;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在何时看电影,想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工作人员。
看上去,第二组的老人得到的服务远没有第一组那么周到贴心。那么实验结果又是如何呢?
实验持续了3周。调查问卷和护士的评估结果显示,第二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以及身体状况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一组老人均无明显变化;第二组老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更频繁,第一组老人仍无明显改变;第二组有更多的老人选择去看电影,第一组则相反。
实验者在18个月后进行回访时震撼地发现,第一组中有30%的老人离开了人世,第二组中去世的老人仅有15%。
非洲紫罗兰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先生年轻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埃里克森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一位同事知道后拜托他顺道看看自己独居的姑母。那位姑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孤独无靠,人也严肃死板,不肯改变。同事希望埃里克森能想想办法改变姑母死气沉沉的生活状态。
埃里克森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同事姑母一个人住在阴沉沉的老屋内,他进去后上下打量,想在房间内找到一样有生命气息的东西。最后,他找到了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
姑母说:“没有事做,就是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你看,这一盆还开花了呢。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