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探讨
作者 沈佳雯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要: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要遵循差异性、实践性、综合性原则,采取精心构建生活场景、实现议题高效导入,运用任务驱动探究、融合新旧知识体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定优质议题,创设丰富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等策略,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实践活动;教学质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6-0141-0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具体情境中的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探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实施

所谓议题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呈现论点和论据,辅助学生从知识的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培养,与学生思维发展相适应。议题式教学不只是围绕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还要对所有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围绕具体的观点进行深度思考。开展议题式教学,可按照以下环节组织实施。首先,确定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整合,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议题。其次,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教学实践表明,只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更为高涨的热情完成议题的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完成议题式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此外,还要倡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客观总结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1]。

二、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围绕学生实际进行,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要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议题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打造更加具有互动性的课堂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

1.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议题式教学侧重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机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参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从教材内容入手,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质量地完成议题式教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2]。

2.有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借助自身的语言及知识储备,较好地完成对议题的探讨交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灵活性。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时事政治和热点话题,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原则

在运用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差异性、实践性、综合性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道德与法治知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1.差异性原则

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要遵循差异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和个性化辅导。教师要设计不同的议题和讨论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探讨交流,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部分学生对法律案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为其提供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导他们应用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教师可鼓励他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开展角色扮演,为他们提供交流机会,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遵循差异性原则,不但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个性和能力,实现相应程度的提高,从总体上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3]。

2.实践性原则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需遵循实践性原则,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开展实践活动。学科知识的运用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落实实践性原则,教师可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认识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其法治意识。

3.综合性原则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需遵循综合性原则。道德与法治教学涉及多个领域,如政治、文化等。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具有跨学科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为落实综合性原则,教师可设置跨学科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文刊登于《成才之路》2024年3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