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乐和天地 礼序乾坤
作者 影子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故宫,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
从北京景山拍摄的故宫
北京地标故宫

2024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几个世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中,以物证史,从“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等维度,对中轴线的壮美秩序、思想源流、历史发展直至中轴典范——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及其近代以来的公众化进程和当代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精彩阐释,讲述了古都北京的“中轴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之美。

理想都城 壮美中轴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层展厅,颇具设计感的“北京中轴线”五个字在“星空”的映衬下,尽显酷炫、大气。在壮美中轴展区,一个16米长的中轴线数字沙盘将中轴线沿线的建筑全貌呈现:全长约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以及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南到永定门,它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连接起了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

古代确定方位的天文工具——槷(niè)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提出了中国传统都城主要建筑规划的理想范式。自3 世纪开始,中国都城的营建即呈现出较为规整的城廓、棋盘格局的道路网络,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为完整地展现《考工记》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实例,天安门、端门及故宫,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市,共同构成了“面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其上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发展至成熟阶段对于礼仪和秩序的追求。

在沙盘的最里侧设有一个落地大屏幕,配合立体投影技术,展现着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身在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其前后起伏的韵致、左右对称的格局、张弛有度的空间分配,使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统领——“城市之脊”,从建筑审美、城市景观廊道等角度看中轴,它也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的典范之作。气魄雄伟、南北贯通的北京中轴线堪称嵌在古都金名片上最闪光的标识。这条“文化之脊”连通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将中华文明的坚守、传承呈现给全世界。

以中为尊 文化中轴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是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独特见证,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展览的第二部分“文化中轴”展区主要通过文物、各种史料,并结合图文,阐释都城内中轴线建筑群出现的思想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历程,解读北京中轴线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及建筑工艺,揭示北京中轴线交融礼乐、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并借中轴线来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陶寺遗址 古观象台公园
与天无极瓦当 汉(前206—220)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莲花纹瓦当 唐(618—907年)隋唐洛阳城遗址出土
郊社署印 金(1115—1234)金中都遗址出土

象天地法,以中为尊。此次展中有一件是长171.8厘米槷(niè,同“臬”,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表,出土于陶寺遗址,是古代确定方位的一个天文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下影子,而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着。华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探索观测时空,掌握了以测日影、观天宇来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方法,同时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时空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形成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并将之延伸至社会领域。测影用表所居位置在中央,确定中央的位置为测量工作的基点,从而使空间上的“居中”获得普遍的文化意义。立表测量以校正表的垂直为前提 ,由此获得“中正(直)”的意义,从而影响着中庸哲学观。表所居的位置在中央,又处于中正的状态,这个位置与上下四方不偏不倚,最为和谐,“中”就意味着“和”,由此引申出“中和”的意义。

本文刊登于《旅游世界》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