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是词牌,其后又有“咏燕”的题目,史达祖这首词在词坛享有盛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其实,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写法,各有轩轾,难分甲乙。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作为学术权威的王国维对这首《双双燕》的赏识。
和姜白石的《扬州慢》等词一样,史达祖这一首《双双燕》也是“自度曲”。虽然在他现存的词作中属于自度曲的只有几首,但也说明他和姜白石一样精通音律。
史达祖的生年不详,有学者考证他约生于一一六三年。字邦卿,号梅溪,河南开封人,战乱后长期住在杭州。青少年时代,史达祖过着贫穷的生活,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他曾自伤身世,在《满江红·书怀》一词中写道:“思往事,嗟儿剧。怜牛后,怀鸡肋。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值贫相逼。”幸而,他诗词文俱佳,作为身居下层而负有盛名的作家,有机会和辛弃疾、刘过、张镃等名流结交。
但是,命运往往是会捉弄人的。正因为他颇有文名,又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而在韩侂胄执掌朝政的时候,需要有“笔杆子”帮助起草奏章,以及书写文书文告等。这一来,史达祖便被韩侂胄招至门下,充当堂吏。而史达祖正穷得叮当响,政见也和韩侂胄相近,很快他受到了韩侂胄的赏识。由于韩侂胄力主抗金,认为金方政局有变,其后方又受到蒙古的威胁,便觉得有机可乘,便决定发兵北上,企图恢复。
起初,韩侂胄进军还算顺利,后来由于前方将领叛变,宋军措手不及,全盘皆输。在金人有可能长驱的情况下,南宋王朝提出议和,实即向金人屈辱投降。金人提出苛刻的条件,包括要韩侂胄的首级。主战派失败,主和派执政,史达祖立即受到牵连。据王士祯《史邦卿词跋》说:“御史中丞雷孝友弹韩侂胄疏云:‘苏师旦既逐之后,堂吏史邦卿、耿云、董如碧三名随用事,言无不从,公受贿赂,共为奸利。’叶绍翁记苏师旦、周均等本末云:师旦既逐,韩为平章,专倚省吏史邦卿奉行文字,拟贴撰旨,俱出其手。权炙缙绅,侍从柬札,至用申呈。”在南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史达祖有些朋友也曾提醒过他注意,但他为了生计,既然上了韩侂胄的船,也无路可走。结果,韩侂胄被贬被杀,史达祖也被发配到穷荒之地,两三年后便郁郁而终。
至于韩侂胄是坏人吗?史达祖们真是“为虎作伥”吗?下面我们还要有所探讨。不过史达祖创作的《双双燕》,在词坛上确一直被视为佳作。
“自度曲”的词牌名是由作者自定的。史达祖这首词写的主要是燕子,他如果把词牌名定为“飞燕”或“双燕”之类也是可以的,但他强调的是“双双”,就是要表现那两只燕子出双入对极为亲密。这和欧阳修在《望江南》里写“江南蝶,迟日一双双”突出蝴蝶极为亲密的用意是一样的。至于为什么他要有这样的安排,容在下文再作探讨。
《双双燕》的第一组乐句是:“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所谓“春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节日,指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是与祭祀土地有关的日子,是让人们知道土地对于家乡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一天人们都要照例举行祭祀活动,兴高采烈,酬神许愿。陆游不是写过很有名的《游山西村》一诗吗?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处在战乱的时期,但农家依然过节,可见春社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过春社了”,意思是过了春社这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人们要考虑如何面对新的日子了。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选择题材的权利和自由,他选择什么,是由他需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决定的。燕子是候鸟,当春天到来,天气暖和,往往要飞回来,而且往往飞回去年所筑的旧巢。这是动物的本能。《吴越春秋》就说过:“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显然,史达祖选择燕子作为描写对象,又选择“春社”结束这一特定的时间作为描写的背景,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在过了春社之后,那一双燕子按理就该回到旧巢了。唐代的刘禹锡不是说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吗?本来燕子曾在王、谢两家贵族居住的院宅中筑巢,它们也想回到旧巢。可是,王、谢那贵族之家已经破败和不存在了,燕子就只好飞入寻常百姓之家另筑新居。在史达祖笔下,那一双燕子在未出发之前,也在揣度要不要回到旧巢。它们想过,经历战乱,从前居住过的地方恐怕早已破败了,在帘幕之间,会零落不堪、布满尘土了。在作者看来,它们的揣度是有道理的,虽然刚刚结束了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片土地已经不属故国。覆巢之下,焉能完卵?因此,燕子在犹豫,有顾虑,是合情合理的。
这词的第二组乐句是:“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作者进一步写这双燕子犹豫不决的神态。差池,语出《诗经·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这是描写燕子飞行时参差不齐的形态。它们不是比翼齐飞,而是在飞行中,有时雄性燕子飞在前边,雌性燕子飞在后边,有时又刚好相反。这状态,正是表明它们一边飞行,一边还是举棋不定。作者再下一“欲”字,更说明它们还没有下定决心,所以再飞行便出现了“差池”。不过,它们毕竟思念着旧巢,一边在飞一边在想,还是要试试飞往旧巢去看看,观察那地方能否让它们双宿双栖。在这乐句中,史达祖还接连下“欲往”和“试入”两词,正是要强调这一双经历过战乱的燕子,对出路与归宿一直忐忑难安,内心充满矛盾。
上片的第三组乐句是:“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这是作者承接上一乐句,写燕子到达旧巢时的情况。它们仔细看了旧宅中雕着花纹的梁柱和天花板,一面观察,一面小声地商量讨论,似乎还未下定在旧巢居住的决心。这组乐句写得生动有趣,像是一对小夫妻或情侣,要决定居所之前,总会细心地观察、反复地商量,这神态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