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群像开始的风格的演进
作者 熊爱琳
发表于 2024年11月

艺术家总是对自己固有的风格退避三舍,似乎吐故纳新才是他们的天职,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保持一个全新的创作状态,警惕昨天的风格今天仍被延用。那么,如何确保今天的作品属于今天,把昨天的作品留在昨天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潘闻丞的油画创作中找到一些答案。基于对现代绘画的反复斟酌和对现代都市的重新认识,无论是笔触、色彩、解构,还是造型,他都作了大胆的调整,以此构成了其风格演进的几个重要步骤。

近年来,潘闻丞创作的两条主线是:都市生活人物群像和变化中的风景。在创作人物群像时,画家将都市生活聚焦于室内,将与艺术家朋友聊天、聚会的日常在画布上进行重新演绎,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处理现实细节和都市温度,将松弛、幽默和玩世不恭的艺术家生活悬置起来,强化个体的形体印象,以干练抽象的笔法与自然主义绘画的技巧,开始了向表现性绘画的风格演进。

从都市群像开始,作为创作主体的他开始思考一个极具现代性的问题:都市题材的油画怎样才能脱离喋喋不休的叙事空洞、打消艺术家与观者的原始视觉经验,从而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呢?画家在画面中继续寻找途径:人物群像的身份与气质营造需要场景的变换和道具的设置,所以他把冰箱、火锅、餐桌、瓶花这类“生活流”的物品先置放在画面中。在处理上,画家冲破了光影、空间的写实主义模式,追求画面的形式感,用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穿插组合,天马行空又不拘一格;最后,受一种“仪式感”驱使,再从构图和形式意味上进行统一的处理。这时的他仿佛重新调整到双手交叉的坐姿,将那些随意的挥洒进行整合,意识流的混乱形象开始渐渐变得有秩序,成为可被感知的内容。了解这样的创作过程,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解读他后来的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潘闻丞发端于都市群像的作品在三年前开始转向,他开始关注过去创作的群像中作为背景的生活物件。电冰箱、电梯、以及平时被置放在角落的生活物品又变得重要起来,于是,艺术家开始了“食之维度”系列的创作。这些主题的意义早在2015年汪民安的文化理论随笔《论家用电器》中就被探讨过,彼时汪民安的电冰箱不仅是一个日常用品,作者对冰箱加入了人格化的想象,把其视作改变食物原初形态、掩盖食物的生死变化的奇特存在。但我们从潘闻丞的作品中可以窥探到艺术创作中个体经验、艺术谱系和创作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一个风格在持续演进的艺术家来说,很难将其归于某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个艺术流派的影响。这种溯源是每个艺术家隐秘的通道,它包括但不仅限于:童年时期的成长感受、家庭教育与学校塑造、青年时代所受艺术思潮的影响、艺术家师友的启迪与交流、成年世界的经验与自省等等,这一切最终汇集到画家绘制的一个具体场景,成为一种内心的独白,是画家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复杂认识的具体呈现。在《食之维度》里,他将复杂的情绪均衡地悬置,使其不过分泛滥,理智地将冰箱里的一切掌控在自恰、徐缓和优雅的节奏当中,这也是画面本身所呈现的冷峻感的来源。从人物群像到冰箱系列都是画家亲历的、由人与人的亲密向人与物的亲密的关系转向,从人物群像的热闹喧嚣,一下子变成了人与电冰箱、蔬菜和冻肉之间的相互依存。

本文刊登于《山花杂志》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