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年)》中显示,高血压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已达 31.6%,患病人数约为 2.45 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需要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更好地维护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
血压测量前
注意事项与高血压诊断须知
平 时 我 们 在 家 里 测 量 的 血 压 称为“家 庭 血 压 值”,一 般 判断 标 准 为135/85 毫米汞柱,是低于“诊室血压值”的。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的诊断是以“诊室血压值”为主,也就是需要在医院测量并由医生判断,以 140/90毫米汞柱为界,非同日三次测量值超标方能确诊。
无论在诊室还是家里,为了规范测量血压,请注意保持房间安静、温度舒适,并在测量前 30 分钟不饮用茶、咖啡和其他功能性饮料,不做运动、不吸烟,排空膀胱,静坐并放松 5 ~ 10 分钟,随后开始测量。测量时和测量间请勿说话,不能憋气,双脚平放于地板上,测量的手臂需裸露。
确诊高血压后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强调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并重视患者精神与心理状态,同时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积极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 克,获益为可使收缩压下降约 2-8 毫米汞柱,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低钠盐,并留意一些食品如咸菜、腐乳、鸡精、酱油及零食等“隐性盐”的摄入。而规律运动,尤其是每周进行5 ~ 7 次,每次持续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骑车和徒手体能训练等,可以获益的是使收缩压下降约 4-9毫米汞柱。减轻体重也可带来出乎意料的收缩压下降获益,一般每减重 10 千克,收缩压下降约 5-20 毫米汞柱。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干预是降压不可或缺的前提与重要辅助。划重点,对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即收缩压在 130-139 毫米汞柱和 / 或舒张压在 85-89 毫米汞柱,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改掉生活不良习惯,控制好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