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盐金枣
作者 袁念琪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印象中过去上海人的零食里, 盐金枣个头最小,我把它 看作“零号零食”,一是因 其价格低廉,仅需一二分钱就可吃到 ; 二是因其体积极小,每粒大小横竖是一 厘米左右,比一粒米稍微粗胖些。称它 是“盐金枣”却名不副实,实则它与枣 子毫无瓜葛。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叫 这个名字。

平心而论,盐金枣卖相不太灵光。 一粒粒黑黜黜的,模样与颜色同鼻屎极 像,我们也戏称它为“鼻头污”。食用时,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与人分享,大都会说 “吃鼻头污”来形容,讲“吃盐金枣” 的少。更有甚者,某些外省地区居然叫 它“老鼠屎”。不过无论叫它“鼻头污” 还是“老鼠屎”,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 它的喜爱。一说起“盐金枣”这三字, 嘴巴里便不由自主分泌唾液,说它生津 解渴是一点不假。

吃盐金枣时要一粒一粒吃,别看它 小,但味道给力,特别值得慢慢细品。 一粒进嘴,置于舌上,先是感到酸咸, 随后便生出甘草般的甜,这酸甜交织的 味蕾享受可以持续很久。很少见到有人 抓一把吃的,因为那样会让你咸得吃不 消的。

盐金枣的还有一“嫡亲兄弟”—— 陈皮条,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陈 皮条 1 分钱可买到 2 根。还有 1 分钱两 块的陈皮饼,饼如铜板,与盐金枣相比 甘草味浓。那时,买盐金枣多在烟纸店。 我住在茂名南路 163 弄,出弄堂左右 两边各有一家烟纸店。左面的在 171 弄的弄堂口,在我读书的茂二小学隔壁,上学、放学时是生意高峰期。右边的在 159 弄堂口,位于茂名南路与南昌路十 字路口,市口也不错。去烟纸店买盐金 枣,虽一左一右距离差不多,但我一般 都到 159 弄,去 171 弄,会有上学的 感觉。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