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城的五味鹅
作者 沈嘉禄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沈嘉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坛好吃分子。

是台城,不是台州

我家在老城厢(指的是上海开埠前 的老县城区域)的大南门外,周围小吃 店星罗棋布,从搪瓷碗牛肉面到梦花街 馄饨,从佳家汤包到胡小柒锅贴,都是 人们一路追捧的国民小吃,但缺少可以 招待远方来客的正经饭店。后来徐家汇 路造起了凯德晶萃,不少品牌餐厅纷纷 来抢占制高点,比如“食庐”“椿庐”“华 府”“潮界”“福禄居”“芽笼芽笼”“眉 州东坡”等,总有一款适合你,我也从 此不必担心怠慢到访寒舍的贵客啦。最 近,凯德晶萃又有一家餐厅悄悄入驻, 名字还有点文艺范——“台城镂月”。

所谓“台城”,是不是浙江台州啊? 其实它是广东江门市台山市的一个街 道,在台山市北面。台山虽然小,但人 家曾经阔过,明代弘治年间就有了建制, 时称“宁城”。后来大概是府台大人发 现中国叫宁城的城市太多,就改称“台 山”。所谓“镂月”,我以为取自唐诗“镂 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但据美女老 板孙静说,这是从当地传统家具的制作 技艺中获得的灵感。没错,中国传统硬 木家具有三大流派:苏作、京作、广作。 秉承明代士大夫审美原则的苏作一直处 于主流,广州工匠则领风气之先,融入 西方美术元素,追求装饰趣味,大量采 用高浮雕和透雕,从线条到图案都充满 喜庆色彩,在清中晚期大量销往南洋诸 岛。我在 20 年前写过一本《寻找老家具》,详细介绍过广作家具,江门就是 广作家具的生产基地。

同席的国斌兄早年受一家跨国公 司的派遣,“巡抚”闽粤 8 年有余,对 岭南粤北的风土人情相当熟稔。他说 台山是著名侨乡,涌现出不少名人, 摄影师黄宗霑、画家杨善深、歌星陈 百强、演员梁朝伟、甄子丹,还有第 一位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电影明星黄柳 霜,有的就出生在台山,有的祖籍是 台山。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穿衣吃 饭当然要讲究啦。

“台城镂月”这家餐厅虽然以粤味 立身扬名,但若细分,突出的是台山味 道,属于粤菜的一脉涓涓细流。大家知 道,近两年餐饮市场卷得厉害,在粤菜 大行天下的形势下,已经细分出顺德菜、 湛江菜、东江菜、粤西菜等,特别是 100 多年前就独当一面的潮州菜,绝对 可与广府菜分庭抗礼。

当鸡爪芋遇到了河鲫鱼

那么台山菜有什么特色呢?我总结 出六个字 :老味道,新意思。

粤菜素来不讲究前菜,但美女老 板孙静是喝咖啡、牛奶、可口可乐长 大的上海妹妹,认为一定要照顾到江 南的食俗。最先上的是一大盘色彩斑 斓、众星拱月的捞起,广东捞起习惯 用鱼生,他家为确保食品安全,改生 为熟,以低温熟化的海参、鲜鲍、鲜鱿等表达对食客的欢迎。帅哥服务员 一边捞,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从“一 路顺风”捞到“十全十美”,口彩层层 加码,高潮迭起。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