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Columnist
甘莹莹 策展人
出生于广西,工作、生活于朱家角,获得英国创意艺术大学(UCA)摄影硕士学位。艺术家、策展人、撰稿人。
在做展陈设计的同时,我们得琢磨如何在一个实体空间里,构建一种让观众不仅能够阅读,还能直接在其中行动、观察等多元感官体验的方式,使他们的身体成为接收展览所传递理念、价值观及作品深层感受的媒介,从而全方位地打开感知,深入理解展览的核心信息。这就会细致到,我们必须考量空间的多重维度:它坐落于哪座城市,又在这座城市的心脏或边缘地带占据一席之地?因为,这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人流以及展览调性、观看体验。楼层的选择如何影响参观者的体验流程?空间的大小、形状、墙面的质感乃至自然光的渗透程度,都是塑造展览氛围的关键要素。同时,我们必须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思考他们踏入展览场域时的状态与期待。这将直接影响我们如何规划动线,如何布置互动环节,以激发他们共振。预算的分配与管理,则是确保展览顺利进行的基石。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需精心挑选并合理利用材料,既保证品质,又控制成本支出。艺术家与作品,是展览的灵魂所在。我们需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精心策划作品在空间中的布局,确保它们既能各自闪耀,又能和谐共生,无论观众从哪个角度审视,都能感受到美感。展览的核心与导向就是我们的概念,围绕主题概念,通过空间布局、作品选择、色彩搭配、灯光运用等多种手段,将这一概念巧妙融入展览的每一个角落,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并感受到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
显然,在“燃烧之路”的展览方案中,“火”是核心概念,它既是“技术”的象征,也是“精神”的载体,贯穿于整个展览。但在整个展览的艺术家作品里,并没有直接呈现任何一个具象的“火”。我们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火”的本质即“人”。就如前文所说的,我们已经梳理了每位艺术家的空间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链接,整个展览也并非按章节划分的,而是首尾串联,且每个艺术家之间都存在微妙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计划整个展厅尽量减少实体墙的隔断,以营造更通透的空间,以便观众可以在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作品,但同时又能避免相互之间的过度干扰。再考虑到本次展览将设于三影堂一楼,约200 平方米的展厅需承载 8 位艺术家的作品,因此,展览的通透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旨在最大化空间利用效率,同时提升观展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联想到了法国著名导演拉斯·冯·提尔的经典之作《狗镇》。这部电影发生的场景——一个虚构的美国的小镇,实际上是在一个摄影棚内搭建起来的舞台场景,布景是虚拟的,仅用白色粉笔在地上框出相应的区域,并用文字做提示说明,以模拟小镇的街道、房屋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