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路
摄影媒体人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艺术策展人。
前些日子,中国摄影圈被推上热搜的话题,莫过于斯蒂芬·肖尔的北京之行。
那天,斯蒂芬·肖尔的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演讲题目是“转变我人生的五次经历以及它们如何促使我成为一名艺术家”,同时还有视频直播。结束时,出现了下面这一幕:肖尔通过现场翻译向在场的观众说:“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先跟大家说一声抱歉,因为我接下来说的事情可能会有一点点冒犯。”
肖尔神情严肃地接着说:“既然我现在谈论的是注意力这个话题,你们也知道我在聊注意力。那我觉得,你们也应该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然后,我就发现今天在场的各位,其中有非常多的人从头到尾都在看手机。你们今天特意来听这个讲座,但你们却都不能够集中注意力,那么你怎么能够在意你平时吃的东西或者太阳照在你皮肤上的那种感觉呢?我们今天就到此结束,挺好的。”随后,斯蒂芬·肖尔走下讲坛,回到观众席。
主持人不由得在讲坛上感叹地说:“今天肖尔老师的讲座,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集中精力!集中精力!集中精力!”这也算是圆场吧?但是各种评论接踵而至——
胡武功说:“肖尔由于看到大多数学子看手机而愤然离场。”在我看来,肖尔早就该静悄悄地“离开摄影场”了,但他却自作多情地“愤然”离场!
那日松说,那天,肖尔来访,他陪肖尔逛798,请他吃烤鸭……全程几个小时,大家都没聊一句“摄影”, 聊的都是“NBA”之类的。肖尔是篮球迷,对 NBA球星的动态了如指掌,比如谁转会了哪支球队……我觉得跟肖尔聊“摄影”其实是对他老人家的不尊重……我们根本没资格跟他聊“摄影”……还是歇了吧。
还有人说:看到视频,肖尔即便很生气却也很有礼貌地结束了讲座。挺好的!我觉得也没毛病,肖尔的感知可能来自日常,来自阳光照在皮肤的感觉。千禧一代的感知交织着多媒体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只是每个人感知世界的能力不一样而已。
……
写到这里,也就突然冒出了上面的标题:肖尔来了!肖尔走了?肖尔来了,他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摄影人视野的?我在肖尔中国展览的第二站,也就是上海站开幕当晚的座谈会上,由江融引线,和肖尔隔空对话。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什么肖尔时至今日才被中国摄影界接受?为什么不早10年、20年、30年?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中国摄影界在当下究竟走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学境界?或者说对于影像的认知发展到了什么样的一种高度?这些都是和肖尔有关系的。
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摄影界影响最大的是谁呢?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的摄影美学“决定性瞬间”,对中国摄影造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性影响,因为他的照片非常戏剧化、非常好看。很多中国摄影人都向他学习,很快就学会了,但是过段时间他们就感到不满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罗伯特·弗兰克进入了中国摄影人的视野,他用一种打破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给观众传达一种原始的、直接的情感和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