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探寻 解锁这座大学博物馆的成功密码
作者 赵玉国
发表于 2024年11月
今年4月,清华艺博迎来了开馆以来的第350万名观众,图为杜鹏飞(右一)为幸运观众颁发纪念证书和艺博文创礼品。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会客厅里,他对我们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不假思索,对这8 年以来举办的每一个展览都如数家珍。从开馆之初的艰难筹备,到一场场精彩绝伦展览的呈现,他都能清晰地回忆起每一个细节,表情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深情。他就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

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8 周年之际,《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专访了杜鹏飞。回首过去的8年,他与这座博物馆一路同行,风雨兼程。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倾注。每一个展览,每一件藏品,都像是他精心呵护的孩子一般。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他,探寻这座博物馆背后的精彩故事与成功密码。

《中国收藏》:创建之初,这座博物馆是如何定位的?它与其他公立博物馆相比,特色在哪里?

杜鹏飞:2014年3月,我受命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负责筹备开馆事宜。事实上,自2013年12月19日清华艺博获批复成立,学校就对其进行了精准定位和精心规划——积极调动各类人文和艺术资源,致力于建成既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又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这一定位清晰明确,即博物馆不仅为本校服务,还应兼顾服务社会,这并非是所有的大学博物馆都能做到的。可以说,这座博物馆是在清华大学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与学校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

正因如此清晰的定位,我们全力以赴,力求使其一经亮相便惊艳世人。从一无所有,既无人员、资金,也无场地,到2016年9月10日开馆时一口气推出11个展览,其间经历的艰辛难以言表。

清华艺博的展览涵盖古今中外各个方面,因此也吸引着各类人群到此观展。

应当说,开馆的11个展览纵贯古今中外各个层面,亮点纷呈——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的60幅手稿真迹首次来华,这是此批手稿在意大利境外最大规模的展出;战国时期的“清华简”与达·芬奇手稿交相辉映,让中西方文明跨越历史与时空的藩篱,与今人展开对话;“营造·中华”与“ 清华藏珍”将中华建筑艺术的瑰丽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璀璨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