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性格让它受捧千年
农历十月月令花木芙蓉又名“ 拒霜花”,原产我国,有3000年以上栽培史。
芙蓉“ 清姿雅质,独殿群芳,乃秋色之最佳者”,其娇艳若牡丹,风姿比西子,品性如君子,兼具富贵与幽闲之美。在绘画表现上,宫廷画家乐于表现它的富丽工巧,隐逸画家钟爱它于霜寒之中傲然挺立的品格。谚云:“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唐宋时期,是折枝芙蓉花出产最多的阶段。滕昌祐、黄筌黄居寀父子、徐熙徐崇嗣祖孙、李迪以及许多佚名画家,都有折枝芙蓉作品著录或留存。
笔下芙蓉真绝妙
两宋理学思想的格物致知精神,深深融入了宋人的绘画风格。折枝花鸟在北宋时,其形制与表现形式都已经高度成熟,并将“格物之精”的造型理念,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审美范式。留存至今宋画中的芙蓉精妙绝伦,诸如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崔白《秋浦蓉滨图》、林椿《芙蓉鹅石图》、黄居寀《花卉写生册·芙蓉红蓼图》、李迪《红白芙蓉图》等,不胜枚举。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工笔花鸟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中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等,其中芙蓉、菊花代表富贵与隐逸,锦鸡富贵吉祥,五德兼备,被置于高处最醒目的位置,具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帝王气度,应是赵佶的自喻。画中有以瘦金体写就的御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赵佶将锦鸡与文、武、勇、仁、信这五种品德联系在一起,借用此画告诫大臣要具备“五德”,具有政治象征性和伦理教化意义。《芙蓉锦鸡图》借用芙蓉、锦鸡表达了富贵太平的家国愿望和安逸放松的文人情怀。
《花卉写生册·芙蓉红蓼图》现藏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据传为黄居寀所作。黄居寀为黄筌季子,黄筌父子的画艺在北宋初期成为画院评定优劣的标准。
会员专享,阅读全文请先登录
登录/注册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