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配角”走向“当主角”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明孝端皇后万万不会想到,400多年后的今天,她竟然成了“顶流”网红,这背后全凭那一件九龙九凤冠。

上市三个月,卖了近8万个,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冰箱贴,绝对是近来文创产品中的“大明星”。与这款冰箱贴并驾齐驱的还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星空藻井冰箱贴,以及杭州博物馆的元景德镇窑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冰箱贴,几乎“一上线就秒空”。

博物馆文创冰箱贴的魔力不仅限于此。年轻人又开始“整活”了——利用家用冰箱贴“搭建”博物馆:收集各地博物馆的冰箱贴,并按朝代顺序排列,方寸之间尽览中华千年历史。

小小的冰箱贴为何能虏获大众的芳心?首先,始于颜值。凤冠冰箱贴便是追求极致品质的产物,其由三层木制材质叠加制作,平面印制的珠粒有裸眼3D效果,冠上镶嵌的“红蓝宝石”则需要纯手工粘贴。其次,情绪价值。冰箱贴既承载着消费者“看过的历史”,也记录着他们“走过的世界”,俨然已是“记忆的磁石”。而年轻人用冰箱贴“策展”,是情绪价值的自我满足,也是文化自信的直观演练。

对于文博机构而言,这类“爆款”冰箱贴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数据显示,凤冠冰箱贴带火了国家博物馆同系列文创,三个月的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元。但它们产生的效益远不止这些。作为博物馆的延伸,这种“能带回家的文物”,可以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群之间的距离,并让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文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更显“平易近人”。

还有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随着博物馆文创赛道越来越“卷”,文创产品设计不再是对文化元素的简单拼接或者复制粘贴,而是加入了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思考,更加注重发掘商品背后的内容价值,从比较初级的、浅层的阶段进入深度的、创新的阶段,从而实现了“文物到文创,再到文物”的良性循环。凤冠冰箱贴的爆火,激发了大众对文物本身的兴趣。所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成为目前国家博物馆唯一需要排队观赏的展品。

让小物件发挥大作用,从“做配角”走向“当主角”,博物馆文创冰箱贴让大众与产品在互动中讲好文物故事,传播中国故事,最终由“记忆的磁石”变成“文化的磁石”。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