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无极限极地科考铸辉煌
作者 曲探宙
发表于 2024年11月

2024年唤醒了我对人生历程中许多难忘事件的深刻回忆,这其中就离不开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历程和个人人生经历中许多重要事件的追忆。

今年是我国首次组织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和邓小平同志为考察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40周年;首次北极科学考察25周年,北极黄河站建立20周年;南极昆仑站建立15周年、泰山站建立10周年、秦岭站建立第一年;我国首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投入使用30周年,我国自主研制生产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成正式投入使用5周年。

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起步艰难,成就辉煌,催人奋进

根据国际《南极条约》规定,南纬60度以南地区属《南极条约》划定的南极地区,它既包括南极洲大陆,也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广阔海域,总计5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极洲大陆及其周边的岛屿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大洋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大陆和南大洋区域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和正在被人类不断发现的宝贵的科学资源。

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11年1月18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率领探险队,历尽艰辛,到达南极点,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单凭几个探险者的短期探索和一国之力,无法完成对南极地区的全面认识了解,于是许多国家在南极洲大陆先后建立起长期科学考察站,并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美国于1959年10月,召集早期开展南极考察并建立了考察站的12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比利时、南非、日本等,其中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等国提出过对南极洲大陆的领土主张要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经过协商,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并于开放签约一年后,正式生效。

《南极条约》对曾提出对南极部分领土享有主权的国家的主张不予承认,也不再承认其他国家提出新的主权要求,即冻结领土主张要求,提倡和平利用南极,禁止军事活动与核试验,鼓励科学研究和信息交换,保护南极环境。《南极条约》标志着人类从早期对南极的探险时代进入到了科学考察新时代。

而我国在此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时期里,对南极地区几乎没有涉足国际南极事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科技界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与国外科技界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其中自然包括在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交流合作。我国科学家关注的目光开始由我国近海投向深海大洋,乃至遥远的南极地区。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这标志着从国际法的法理依据角度,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即将实现在国际海洋科技领域特别是南极科学考察研究领域从局外人和旁观者到局内人和参与者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我国还不具备独立组织开展南极考察的能力,在南极地区还没有建立长期科学考察站,因此我国代表在参加《南极条约》会议期间,只能参与和旁听一般事务的讨论,到涉及决策南极事务的环节。

1984年上半年,我国几十位科学家联名写信给国务院,建议我国尽早组织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建立独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1月,我国首次派出南极科学考察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大陆科学考察,并于1985年2月,克服重重困难,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建立起了由集装箱拼建而成的我国第一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名科考队员进行了留守越冬考察。同年,我国也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并同时成为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和南极局局长理事会成员。

1989年,我国第五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又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起了我国第二个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实现了由南极圈外的半岛地区,跨入南极圈内的南极大陆周边地区。

早期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向阳红”10号考察船、海军J121救助打捞船、极地号船均不具备破冰能力,但它们都经受住了南极地区西风带狂风巨浪的考验,冲破了南极近岸区域海冰的重重阻隔,克服了严酷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为我国早期开展的南极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我国在国际南极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1993年,我国“雪龙”号极区集装箱运输船,经改造后成为我国第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科学考察船并于1994年投入使用至今,承担起了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光荣使命。

进入21世纪,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初,执行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南极内陆考察队,第一次乘坐雪地车,从零海拔的陆地沿岸,向着南极内陆冰盖最高海拔区域冲击。在1200多千米的征途中,海拔高度上升到了4000多米,由于南极冰盖上没有任何植被,因此,那里的空气含氧量只相当于大陆上海拔5000多米的水平。内陆考察车队和十几位考察队员克服了沿途冰裂隙、冰坝和坑洼不平的冰盖阻隔,克服了强风、浓雾、低温、低含氧量的恶劣环境带来的挑战,最终胜利抵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4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