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开始,一批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考察站陆续落成,那么,年复一年的极地科考究竟在做什么?极地科考已取得的成果有哪些科学价值?未来,极地科考又将走向何方?我们特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雷淼来说一说。
人类为何渴望探索南北两极
极地地区指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其中,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中心,邻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邻近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南极洲和北冰洋一陆一海,各据地球一端,曾是与世隔绝的秘境。1820年,有航海家遥遥望见南极洲的冰架,直到1895年,这座第五大洲才迎来人类的足迹。北冰洋虽然被大陆环抱,周围却是密集的浮冰,既无法行走,也难以航行,直到1896年才有人完成首次跨洋航行。
人类对于极地科学探索的渴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极地远离人类生活环境,保留着生命、地球乃至太阳系早期的秘密;另一方面,极地是地球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能反映地球的变化,又能对地球的发展(如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举个例子,南极冰盖平均厚度逾2000米,最厚的地方近5000米,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也积累了最厚达3500米的冰层,目前在南极钻取的最古老冰芯或可追溯到500万年前。极地冰盖由逐年的降雪积压而成,就像时间胶囊一样,封存着以百万年计的大气样本和微生物及植物孢粉样本,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而在参与地球活动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臭氧层空洞了,在此事件中人类空前团结,迅速达成《蒙特利尔议定书》,弃用臭氧损耗物质,现在南极上空臭氧层正在逐年恢复,树立了环境保护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
极地如同一个天然实验室,科学考察可以从多方向入手,涉及的学科也五花八门,包括气象学、气候学、生物学、环境学、地震学、地质学、矿物学、冰川学、海洋学、医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极地科考的内容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太空、生物5个方面。
南极是被大洋包围的大陆,北极是被大陆包围的大洋,二者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它们的相似之处是气候寒冷,大陆或周围大陆具有永久冰盖,毗邻重要的洋流,都能影响地球气候,且均为地磁极所在地。
1.固态 极地积累了几千米厚的冰层,是研究地球与生命演化史的有力工具。南极洲14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冰覆盖率达97%,这些冰蕴藏着世界上70%的淡水,假如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洋水位上升60米。所以,为了预测冰盖的未来行为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冰川学家需对其历史、现状和内部动态有透彻的了解。南极洲曾经气候温和,是巨大的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它的演化历史和未来走向都隐藏在冰层之下的地壳岩石中,是地质学所要揭示的内容。
2.液态 南极洲被海洋包围,南极绕极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洋流;北冰洋本身就是海洋,它和大西洋的边界是北大西洋暖流,能够左右整个欧洲的气候。陆地冰川和海洋的互动会对全球气候造成长期影响,极地洋流在全球碳循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极地开展海洋学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3.气态 极地气候能对温带乃至亚热带造成广泛影响。最近几年,“极地涡旋”这个词逐渐为人熟知,它稍微“擅离岗位”,就会带来超乎寻常的严冬。而全球变暖又反过来会造成更多的极地涡旋“离岗”事件,气象和气候学家对此都很关注。极地涡旋干过的一件大事就跟前面提到的臭氧层空洞有关。由于南极的极地涡旋较为显著稳定,人类使用的喷雾剂和制冷剂中的氯原子被集中在南极极地涡旋中,进入平流层的冰云,并在春季到来时大量释放,促成臭氧分解,从而恶化了地球的空间环境。因此,对臭氧层的观测也是极地科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4.太空 极地远离人类城市的光污染,尤其是南极洲这座冰雪高原严寒干燥,空气稀薄且质量优异,是天文观测和宇宙学研究的绝佳场所。除了工作在可见光到射电波段的几座大型望远镜之外,南极还有一座利用天然巨冰建造的中微子观测站。南极洲还是地球上著名的陨石宝库,降落在南极大陆的陨石被冰雪包裹,并在冰川流动受阻时渐渐转移到表面,这些陨石数量大、类型多、储存久、氧化弱、污染少,对于认识地球乃至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极具价值,而且还“物美价廉”,比起去月球、火星或小行星采集样本要实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