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中的“江山”
北宋时期有一幅画,它在国画发展史上与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齐名,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它为创作灵感的节目《只此青绿》更是火遍全网,广受观众好评。它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不禁令人好奇:这幅画的取景地到底在什么地方?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无本之木,要想探究这幅画的主要取景地点,就必须结合其创作背景和画卷细节对信息进行逐个分析。画面细节又主要分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者相互佐证,缺一不可。
《千里江山图》成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所以我们应把搜索范围缩小到当时的北宋,而在这片范围中能契合《千里江山图》画卷中地貌特征的地区并不多。《千里江山图》六段的地貌以江河湖沼和群山为主,画卷中展现的开阔水域,近处水草丛生,远处则是烟波浩渺中若隐若现的高耸山峰,水域形状大致呈长条形,极似宋代时期鄱阳湖一带星罗棋布的湿地湖沼,而第五组群山中最高的主峰在外形上也与庐山的标志性山峰——汉阳峰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该画的主景取于江南西路(今江西省)的庐山和鄱阳湖,且画家观察点应是在鄱阳湖畔,以远眺庐山全境,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大气。
会员专享,阅读全文请先登录
登录/注册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