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发表于 2024年11月

画家老树这样评价叶嘉莹:“你看她一个人在讲台上侧向着学生走来走去,完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她是完全沉入到词境里面去了,走到宋人的庭院和山水里去了。她还会古人的那种唱诵式的吟咏之法,看她吟咏古人诗词的样子,仿佛就看到一个宋时的女词人花前月下地走来走去。不仅是心境的进入,也是身体的进入,你都不大清楚她是个现代人还是个古代人了。不说学问,单就她在讲台上的风采,其后三十余年,我还真没有见过第二人。她不是讲授宋词,她是一直活在宋代特别是南宋岁月当中的一个多情才女子。听她上课,不能说是如沐春风,只能说是处处落花流。”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热爱做到极致——这是叶嘉莹对诗词的态度。谈诗论词到动情之处,她会舒畅地大笑;讲诗词背后的故事,她是神采奕奕的,她极其享受这个过程。

叶嘉莹引入西方美学的一些概念,让传统的文学批评有了新面貌。任何一种学术,不管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文学也好,一旦变成一潭死水,基本上这个学科就很难再发展了。

叶嘉莹融合了中西理论后,使得其文字既有古诗词之典雅,亦有文学理论之严谨。她的书让读者知晓,原来我们还能这样去感受、理解、思考文学。

叶嘉莹自己是一盏灯,心头的一点火焰依然长明;她又是传灯者,从漂泊到归来,诲人不倦,望一灯燃百千灯,传承中国古典诗词。

她站在那里,就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