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采与宫色”中的历史温度
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通过故宫博物院等处收藏的近百件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全方位展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我国古代,色彩是神圣的彰显,也是礼制的标识,历代统治者均重视运用色彩确定礼仪、建立秩序。时至清代,服色制度既深入汲取了中华文化的哲学和礼制内核,又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元素,日臻成熟且独具特色。此次展览中,许多文物曾被帝后穿戴、使用,见证过重要的历史,留下了独有的温度。
衣裳有色,章纹有彩,色彩需要织物来承载。清宫中,多彩的织物不仅用于服饰,也被广泛用在书画典籍装潢领域。此次展览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文物—康熙帝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是用织金锦作为经折封面装裱的。锦上用金,充分体现出这种多彩织物的名贵。金线与其他彩线相互映衬,白丝在龟背纹的交织处织出点点星光,与金线一同表现出光线散射的效果,堪称锦上添光。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日理万机之余,仍坚持抄写心经。这部心经抄写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六月。当月上旬,皇帝忙着编写训饬太学生和地方府州县学生员的文告《训饬士子文》,八日成文颁行,翌日便携诸皇子前往木兰围场行猎。这部《心经》很可能就抄录于木兰秋狝途中。按《秘殿珠林》著录,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康熙御笔《心经》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但此时皇帝的抄经活动尚未形成系统。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起,他开始于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万寿节、浴佛日等固定日期敬录《心经》,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始终如一。依《秘殿珠林》所述,“圣祖仁皇帝书《心经》四百二十册”,均庋藏于紫禁城乾清宫,其中泥金书一百九
十三册,墨书二百二十七册。
会员专享,阅读全文请先登录
登录/注册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