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4日第2版
【释义】
计谋利益就要计谋整个天下的利益。
【解读】
“计利当计天下利”一语,出自于右任题赠的友人一副对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意思是说,计谋利益就要计谋整个天下的利益,求取名声就要求取流芳万世的名声。这副对联以名、利为题,很好彰显了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尊崇仁义道德的价值观。
儒家主张将名利置于仁义之下,认为名利富贵虽好,但世上还有比名利富贵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仁义。孔子主张“见利思义”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君子”行政的“大节”应该是“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意思是说,礼法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安定人民。道义就利的视角来看,是对个人之利、局部之利的超越,是基于整个团体、全局考量的大利。
春秋时期,鲁国有规定:凡是在他国见到有被卖为奴隶的鲁国人,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看到有个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了出来,带回鲁国。但他回到鲁国后,没到国库去报账,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严厉批评了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孔子说,他的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学生赎出奴隶回来后没去报账,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出来去报账的,会怕别人议论品格不如孔子这个学生。这样,人们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其实就妨碍了更多做奴隶的鲁国人被人给赎出来。还有一次,有人落水,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了起来。被救人的家人为了表示感谢,就送一头牛给他,他收下了。有些人就在背后议论孔子的这个学生。孔子听说后,表扬了这个学生,称赞这个学生做得对,这样做会让更多落水的人被救,因为救人之后,人家送东西表示感谢,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由此可见,孔子主张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而要立足于整个社会来权衡做法。
关于“名”与“利”,明朝人庄元臣在《叔苴子·外编》中做总结道:“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闾阎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圣贤之名者,同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终身之利者,好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好闾阎之名与目睫之利者,众人也;好士大夫之名与终身之利者,君子也;好圣贤之名与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圣贤也。人之所异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远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邦交理念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引用“计利当计天下利”,传递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坚持合作共赢、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意愿。希望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携手努力,共同谱写两国关系发展的崭新篇章,开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