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治蜀兴川,“创”领未来
作者 郭志强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提出要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29463.3亿元,同比增长5.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四川在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服务全局与自身发展相统一,深刻把握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全省叠加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统筹施策,加快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展现出四川肩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使命的战略远见和责任担当。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四川多地采访调研,看四川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正如何担当作为。

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四川是怎样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如何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四川科技创新

“非同一般、非常可期”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兴隆湖畔,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坐落在此。自2020年投运以来,成都超算中心已服务1300余家用户,服务范围覆盖全国45座城市,完成作业数超6800万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最强大脑”。

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一款“成都造”人形机器人研发工作也进入最后阶段……来自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陈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四川丰富的人才沉淀和创新环境让我们选择落户这里,创新中心接下来还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招引优势制造企业到成都落户,为人形机器人的中试、量产环节做好支撑。”

谈及四川的科技创新工作,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用“非同一般、非常可期”概括。

四川的科技创新非同一般,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落地四川,在川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居全国第三。在这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大洗牌”中,四川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超过重组前水平。

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商圈  受访者| 供图

四川科技创新“非常可期”,9月10日召开的四川省科技大会明确部署——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四川正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高位推动,下了先手棋,未来可期。

近年来,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目前,四川省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了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还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针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足的问题,我们大力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构建‘中试+’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成都高新区科创局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如何破解科技创新领域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

四川成都高新区给出了答案,他们将中试作为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关键环节,首倡“中试+研发+孵化+基金+应用场景”的“中试+”生态理念,通过中试平台汇聚科研力量、资本要素、应用场景,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各环节,积极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首选地。

截至10月初,成都高新区已建成投运的各类中试平台达49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覆盖率达60%,服务创新项目1883个,助力企业、项目融资超19亿元。

“自试运营一年多以来,平台已为来自全国10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数千次的专业服务。”据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平台管理处处长聂东介绍,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通过搭建中试平台为企业解决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提升区域竞争力必须依靠产业。近年来,四川跳出区域限制,携手重庆,打造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双核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成渝两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聚焦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更多是从增长成渝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着眼。”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渝两地合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获批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获批全国首个跨省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落户,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