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景区运营》课程为研究对象,以PBL教学法为基本理念,充分运用混合式教学优势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推动课程系统性与思政教育协同性的耦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智慧景区运营》课程思政育人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PBL教学法;智慧景区运营;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慧景区运营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30学时,1.5学分。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该课程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功能,即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育人作用。目前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相对固定,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难度较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以及课程思政尚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景区运营课程思政建设。
一、PBL教学法
(一)PBL教学法中的师生角色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主张学生通过主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促进深度学习。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问题可以是现实生活或模拟情境中遇到的难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新知识和已有知识间建立连接。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资源支持者,而学生则是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学生需要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PBL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同时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才能洞察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精准而有效的支持[1]。PBL教学法鼓励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已掌握的学科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概念和技能相互结合起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在PBL教学法中,学生被要求进行持续性反思,并自我反思自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这个过程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反思能力。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拥有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PBL教学法的运用范围
在美国的医学病例分析领域,PBL教学法有了初步运用,后来逐步发展到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PBL教学法通过不断融合,现如今已被广泛运用到多个学科教学领域。PBL教学法在国内译名众多,如“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目前国内学者一般将PBL翻译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多场景、多活动、多人合作提出一定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讨论的主体一般是学生,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可以引导、推动跨学科的知识整合[2]。PBL教学法运用于智慧景区运营这一秉持问题导向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将各项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可以助推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将PBL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推动智慧景区运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多个环节充分把握问题导向,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由教师引导课堂发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中获取知识。
二、混合式教学
(一)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开始研究混合式教学,在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出混合
教学概念[3]。
21世纪初,美国学者Sloan Consortium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在线和口头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已被解释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在线学习环境和课堂讨论的教学”,强调允许学生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获得高度参与的个人经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