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如何实现“智”胜一筹
作者 林杰
发表于 2024年11月

财务共享模式作为现代化管理的典范,着重于财务信息的管理,旨在通过全面管控财务共享的各个层面与环节,来增强财务管理的总体效能。从该模式的共性特点出发,企业在财务领域应着手建立一系列统一体系,以实现财务数据的有效共享与管理,这一转变也标志着探索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数字化转型规划不明。在财务共享模式的驱动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正面临规划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转型规划的不明确上。比如,企业往往缺少具有强导向性的宏观规划,以精确指导数字化转型的各项细节。此外,转型规划执行难度大或与实际需求不符,这增加了转型的复杂性。部分企业在推进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套用大型企业的成熟模式,致使转型措施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数字化转型过于泛化。当前,尽管部分企业已将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上日程,并与财务共享模式相结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以零售、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因为业务分布广泛,财务收支信息繁多复杂,亟须高效的原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为财务数据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然而,企业资源分配的平均化,削弱了原始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效率,同时其他环节资金冗余,无法有效支持财务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

数字化转型未能实现全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未能全覆盖,主要源于对转型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尽管企业积极尝试新技术、新模式,但在转型过程中未能全面涵盖所有关键数字化环节,导致转型进程不够彻底、覆盖广度有待加强。以财务信息的再利用为例,企业理应系统保存财务数据,以支持财务管理、决策制定及信息共享。然而,实践中,部分企业仅将数字化工作模式应用于财务工作的事前与事中阶段,忽视了事后阶段,导致财务信息保存随意且粗放,部分数据未能数字化存储,调用、分享时困难重重,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数字化转型效果评估滞后。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