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特许经营模式的创新方向
作者 史进东
发表于 2024年11月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政府投资和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难以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建设需求。特许经营模式作为一种融合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活力的创新商业模式,正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探索建筑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对于推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解码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通过公开竞争,依法选择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并授权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并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并有权享受相关收益的一种商业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特许经营者拥有排他性权利、经营者承担需求风险以及收益主要来自使用者付费。

特许经营模式因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常见的特许经营模式包括BOT(建设—运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TOT(转让—运营—移交)等。其中,BOT模式是指由特许经营者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等方式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期满后,项目将无偿移交给政府。通常情况下,这一模式适用于新建项目。BOOT模式在BOT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拥有”环节,即特许经营者在运营期内拥有项目资产的所有权。TOT模式则适用于现有项目的转让和运营,特许经营者通过接管现有基础设施并加以管理,在运营期结束后,将项目移交政府。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建筑企业应根据项目类型、建设周期、投资规模和运营风险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模式,以便将项目收益最大化。

特许经营模式

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

特许经营模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项目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运营风险高等特点。特许经营模式多样,其中BOT和ROT(改建—运营—移交)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形式。在BOT模式下,特许经营者负责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并在合同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而在ROT模式下,特许经营者会聚焦现有工程设施的升级与改造,通过专业运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