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东部,悠悠流淌的于都河水滋养着于都这片红色热土,也见证了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90年前的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在于都集结,从当地的8个渡口星夜渡过于都河,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一场九死一生却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勾画出一条蜿蜒的“红飘带”。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于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因为长征,于都从此有了新的注脚: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它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一条迈向成功的红色道路。
红色土地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东部,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01年,西汉于此置县,因其北有雩山而得名雩都。它是江西省最早建县的18个县之一,也是赣南最早建县的3个县之一。建县初,雩都辖现在的宁都、瑞金、石城、会昌、安远、寻乌诸县,曾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故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当地遗存的历史文物古迹极为丰富。1957年,该县更名为“于都”。
于都也是块红色的土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之一和巩固的后方基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赣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都出现在于都。作为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于都不仅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而且是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
红色丰碑
作为著名的红色根据地和长征出发地,中央红军在于都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活动旧址、旧居,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中共赣南省委旧址、中央苏区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苏区中央后方保管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等,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1处14个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于都,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气息。近年来,当地先后建设了长征大桥、长征公园、红军大桥、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等建筑设施,并修葺了毛泽东故居、中央苏区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苏区中央后方保管处等47处革命遗址。“长征”已成为于都最厚重的印记。
来到于都,必打卡的地方当属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纪念园位于渡江大道东段,由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碑广场、长征渡口、纪念馆等组成,贯穿其中的步道如同一条红色的飘带将各景观连接在一起。
纪念园入口处正对着的是名为“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该雕塑高7.5米,底座长8.6米,正面为“渡河出发”,背面为“依依惜别”,表现了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于都百姓依依不舍送红军的情景。
走进纪念广场,中间是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展现了中央红军在1934年10月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实现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